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遗传育种
  • 遗传育种
    杨 畅,郑普英,张学昆,邹崇顺,程 勇,李桂英
    2008, 30(1): 17-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从NCBI上随机选取的67条油菜和拟南芥等植物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设
    计EST标记,以14个不同地理来源或亲缘关系的甘蓝型油菜作为验证对象,系统研究油菜EST分子标记技术体系
    及其在分析油菜遗传多样性和构建指纹图谱中的可行性。在67对EST引物中,有63对扩增出DNA片段,其中48
    对具有多态性,占总引物的71.6%。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共检测出392条带,其中293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率
    达74.7%,平均每对引物获得8.2条带,多态性带6.1条。聚类分析表明,这些EST标记可较准确地反映14个材
    料间的不同亲缘关系或地理关系,并且其中2对多态性较好的EST引物(ESTP36和ESTP37)可用于构建14个甘
    蓝型油菜的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EST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具有信息量大、多态性和重复性好、设计简
    便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油菜遗传多样性鉴定和构建指纹图谱。
  • 遗传育种
    官 梅,李 栒
    2008, 30(1): 25-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油菜(B.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
    别为77.5%,76.9%和78.9%)与3个普通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63.5%,61.6%和62.9%),在田间试验条件
    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系植株生长势、农艺性状、种子产量、菌核病危害程度等与普通油酸品系差异
    很小,仅高油酸品系单株角果数稍少,病毒病危害程度稍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高油酸油菜品系叶片中的油
    酸含量比普通油菜高,且油酸减饱和率(ODR)较低。
  • 遗传育种
    许 鲲,张冬晓,伍晓明,陆光远,刘凤兰,陈碧云,高桂珍
    2008, 30(1): 29-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从200对SSR引物筛选中获得的18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的引物,对2005~2006年度国家区试
    102份冬油菜新品种PCR扩增,获得88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4.9条,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86.36%,PIC平均值为
    0.64,构建了该年度国家区试102份冬油菜新品种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在相似系数0.725
    处被划分为A、B、C、D、E、F、G7个簇。其中A簇包括81份品种,其他21份参试品种分布在余下的6簇。聚类分
    析表明,A簇内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南省品种有相近亲缘关系,聚成一组;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贵州油料
    作物研究所以及陕西地区部分品种相似系数高,聚成另一组,分别拥有37和42份材料。聚类分析同时显示,同一
    单位的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相近。
  • 遗传育种
    王爱云,李 栒,胡大有
    2008, 30(1): 35-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属间杂交的亲和性以及改良芥菜型油菜油分品质,进行了芥菜型油菜和诸葛菜的属间杂交,杂交
    亲本为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红叶芥和诸葛菜。将授粉后7d的子房切下消毒后,培养于添加适当植物激素的MS
    和B5培养基。从3574个离体培养的授粉子房中,获得了186粒成熟种子,其结籽率为5.2% 。将种子取出,转接
    于MS培养基(添加2.0mg/L6-BA+0.1mg/LNAA),获得了单芽和丛生芽。将丛生芽分割为许多单芽,转接到
    新鲜培养基中,获得了96株小苗。杂种一代植株呈中间型,许多性状介于两个亲本之间,花粉育性低,植株结实性
    差。SSR分子鉴定表明,F1杂种植株具有双亲的200、230bp两条特异带,但没有扩增出父母本均没有的新带。获
    得的杂种后代植株有可能用于油菜的品质育种。
  • 遗传育种
    王跃平,李英慧,陈雄庭,常汝镇,邱丽娟
    2008, 30(1): 40-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EST分析对深入了解大豆重要性状形成机制并发掘新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MART技
    术,构建了绥农14鼓粒期的籽粒cDNA文库并测定EST序列,目的是分析绥农14鼓粒期的基因表达特性,为挖掘
    和克隆基因提供物质支撑。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文库的初始库容为1.2×106,扩增后文库的库容为1.6×109,重
    组率达98%,用载体两端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均大于0.9kb,随机对2300个单克隆测序,获得有效序
    列2201条,SeqMANⅡ组装整理后的序列2114条,包括1516个contig或者singlet,平均长度为672bp。对组装后
    的序列构建籽粒鼓粒表达图谱,发现籽粒形成初期,能量代谢、初级代谢途径、蛋白合成定向贮藏类基因表达量较
    多,而涉及细胞运输,细胞结构和抗性类基因表达量较低。
  • 遗传育种
    王丽丽,李尚霞,王月福
    2008, 30(1): 4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亲缘关系指数对山东省不同年代及不同类型的主栽花生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约11.11% 品种组合间的亲缘系数(COP)值为0,所有供试品种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0.819,平均
    值为0.123,表明大多数品种在系谱上的遗传关系很小;进一步通过COP值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61处,可将
    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但整体上聚类结果比较分散,说明山东省主栽花生品种遗传差异及多样性较大。
  • 遗传育种
    刘红艳,赵应忠
    2008, 30(1): 5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秩次分析法,对参加2005和2006年度国家区域试验的17个芝麻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
    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比较了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
    性。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7个品种中驻03J-3、6120和00-51013具有最好的高产性和稳产性,与实际情况相符,
    这些品种已经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秩次法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品种资源
  • 品种资源
    张红梅,赵团结,盖钧镒
    2008, 30(1): 56-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淮海和南方地区176份大豆品种为材料,利用改进的大批量小样品豆腐与豆乳得率实验室定量分
    析技术,分析干豆腐、湿豆腐和干豆乳得率的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关内黄淮海和南方地区100g大豆干基可得
    干豆腐、湿豆腐、干豆乳分别约45.60~73.53g、368.74~622.14g和58.05~83.33g,最高值高于平均31.14%、
    17.33%和17.71%,总体上变异是丰富的。黄淮海和南方地区品种得率低端接近,高得率品种南方多于黄淮海地
    区;育成品种高得率材料在夏播类型中较多;1995年后育成品种高得率数与1995年前数十年的相仿。(2)遴选出
    29份高得率品种,南方和黄淮海地区分别有17和12份可供生产应用或作为育种特异种质利用,其中南农菜豆5
    号、南农菜豆1号和湘春豆16等3份“三高”种质均来自南方地区。
  • 品种资源
    李 林,刘登望,邹冬生,刘 飞
    2008, 30(1): 62-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在自然湿涝条件下花生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旨在为花生耐湿涝生态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考 察了21份珍珠豆型花生种质的20个性状,以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回归和简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
    表明,各性状在种质材料之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湿涝条件下高产种质的总体特征为矮秆、多枝,
    根强而冠弱,根冠比高,生理落叶少,果多、果饱、果重、仁重,而饱果率、饱仁率低,收获指数高,与产量的相关程度
    以单株总果数>收获指数>单株秕果数≈单株饱果数>百仁重>百果重>根冠比。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则表明,
    对产量有显著(p<0.05)影响的性状只有5个,以标准回归系数、偏相关系数分别判断其重要性依次为单株饱果数
    >百仁重>单株秕果数>>饱果率>根冠比和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饱果率>根冠比。通径分析
    显示,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对产量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根冠比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小而间接效应较大,饱果率
    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小且间接效应呈较大负值。综合来看,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可作为湿涝时高产种
    质筛选的最主要性状指标,其次是根冠比。
  • 张鹏, 张海洋, 郑永战, 郭旺珍, 魏利斌, 张天真
    2008, 30(1): 71-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 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
    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间品种农艺性状整体变异差别较小,区域内变异较大且侧重的性状不同;聚
    类结果显示,芝麻品种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远缘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时,亲本选配要以亲缘关系为
    主要参考依据;同时推测国内芝麻的引种传播是由南向北进行的。
  • 栽培生理
  • 栽培生理
    詹 洁,寇瑞杰,何龙飞!
    2008, 30(1): 79-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花生为材料,结合根长实验、苏木精染色和根尖铝含量测定等方法,筛选出耐铝品种99-1507和铝敏
    感品种中花2号。99-1507半抑制浓度大于100μmol/L,中花2号约为60μmol/L。在铝诱导产生细胞程序性死亡
    后,经苏木精-伊红复染后,花生根尖细胞表现出细胞核致密,核型发生变化,呈新月状或椭圆状,出现类似凋亡小
    体。
  • 栽培生理
    李晓丹,肖 玲,吴 刚,武玉花,张秀荣,卢长明
    2008, 30(1): 84-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熟品种鄂芝2号为材料对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芝麻种
    子发育早期有7种脂肪酸,成熟期减少为4种。成熟期的种子亚油酸和油酸占全部脂肪酸的80%以上,亚麻酸和
    棕榈亚油酸发育中途消失。芝麻品种脂肪酸总量变化呈S形模式,脂肪酸总量达到峰值以后有一段显著回落,导
    致含油量降低。鄂芝2号含油量回落时间出现在开花后38d左右。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油酸与亚油酸呈同步积
    累,正相关极显著,在脂肪酸组成中具支配地位,推测FAD2和SAD两种酶在决定芝麻脂肪酸组成方面可能具有决
    定性作用。
  • 土肥植保
  • 土肥植保
    邹 娟,鲁剑巍,李银水,李志玉,陈 防
    2008, 30(1): 90-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探讨直播油菜氮磷钾(NPK)肥效应及肥料的适宜用
    量。结果表明,NPK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三因素增产大小顺序为N >K >P;油菜各器官养分含量和积
    累量随相应养分的施用明显提高;试验条件下,N、P2O5和K2O用量为180、30和90kg/hm2时,氮磷钾肥表观利用
    率最大,分别为35.1%、23.1%和73.9%。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直播油菜N、
    P2O5和K2O适宜施用量为212、23和112kg/hm2。
  • 土肥植保
    洪春来,翁焕新,严爱兰,谢伶莉
    2008, 30(1): 9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对外源碘(海藻固体碘肥)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大豆体内碘含
    量均随着外源碘处理浓度提高而逐渐增加,但碘在大豆植株不同器官的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根>叶>茎
    >荚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碘在可食部位积累逐渐增加,即碘的累积量表现为老豆>嫩豆,显示出碘具有向大
    豆可食部位持续积累的趋势。两种试验条件下对碘的吸收与积累存在差异,土培条件下大豆对外源碘的积累效应
    明显强于大田。在土培条件下,高浓度的外源碘(≥100mg/kg)对大豆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抑制作用,地上部的生物
    量显著下降,而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外源碘添加量均未对大豆的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
  • 土肥植保
    朱文达,魏守辉,张朝贤
    2008, 30(1): 100-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湖北省油菜田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田杂
    草有135种(含变种),隶属于26科、74属,其中优势杂草有看麦娘、波斯婆婆纳、棒头草、牛繁缕、?草、猪殃殃、早
    熟禾、日本看麦娘等8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3种,常见杂草有26种,一般杂草有88种。发生优势度较大的杂草
    为波斯婆婆纳、看麦娘、棒头草、牛繁缕、?草、猪殃殃和野燕麦等,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水旱轮
    作油菜田主要形成看麦娘+?草+棒头草+牛繁缕为主的杂草群落,旱旱连作田形成波斯婆婆纳+野燕麦+猪殃
    殃+通泉草为主的杂草群落。江汉平原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及均
    匀度指数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武鄂黄地区与水旱轮作田杂草群落结构最为相似。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及土
    壤环境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油菜田杂草发生及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 研究简报
  • 研究简报
    刘昌盛,黄凤洪,李重屹,王明霞,南占东,韩 伟,廖 李
    2008, 30(1): 106-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栗是一种野生的木本油料树种,对石栗籽的物化特性,石栗油的组成和性质,石栗仁的氨基酸组成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栗仁的粗脂肪含量高达66.22%,粗蛋白含量为21.66%,其中蛋氨酸为3.95mg/100mg,赖
    氨酸为2.15mg/100mg;石栗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达90.1%,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为57.8%,亚油酸含量
    最高为34.6%。
  • 研究简报
    董丽民,许艳丽,李春杰,潘凤娟,谢玉玖,韩英鹏,滕伟丽,李文滨
    2008, 30(1): 108-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采自黑龙江省25个市(县)的25份大豆胞囊线虫样品测定了胞囊密度,并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上
    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胞囊密度最高为40.7(孙吴县),胞囊密度最低为1.0(海伦,哈尔滨万宝镇),大
    多数地区胞囊密度介于20~30之间;3号生理小种仍为黑龙江省的优势生理小种,但在安达地区所采的土样中鉴
    定出4号和14号生理小种。
  • 研究简报
    王 靖,黄 云,胡晓玲,牛应泽,李晓兰,梁 勇
    2008, 30(1): 112-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感染根肿病,被害根膨大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肿瘤,一般主根肿瘤大而少,
    侧根肿瘤小而多。根肿菌存在于油菜根部肿大的细胞内,散生或密集呈鱼卵块状。扫描电镜下油菜根肿菌的休眠
    孢子近球形,有乳突,孢壁不平滑,直径1.9~4.3μm。透射电镜下游动孢子呈肾形、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1.6~
    3.8μm,同侧着生不等长尾鞭式双鞭毛。以上症状和病原形态与十字花科甘蓝根肿病菌相似,但休眠孢子的大小存
    在差异。游动孢子鞭毛脱落后形成圆形休止孢,休止孢可发育形成管腔(侵入结构)。油菜根肿病苗期发病率达
    17%。成株期田间平均发病率为15%,造成油菜减产10.2%。健株的平均株高、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
    产量均极显著高于病株。
    3]。此病最早发
  • 研究简报
    刘亚光,马 超,冯 蕾
    2008, 30(1): 116-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水杨酸(SA)、壳聚糖、β-氨基丁酸(BABA)和草酸4种诱抗剂处理绥农8和合丰25,研究这些试
    剂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4种诱抗剂均可诱导两个大豆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其中
    1000μg/mLBABA对合丰25和绥农8诱抗效果最高,分别达84.92%和69.43%,诱抗效果因试剂的浓度及品种而
    异,药剂施用方法也影响诱抗效果,各试剂在适宜浓度下对合丰25的诱抗效果明显高于绥农8。
  • 研究简报
    刘 云,王 玲,吴谋成
    2008, 30(1): 119-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油菜籽油加工下脚料为原料,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D002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工
    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操作参数为: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10%、油/醇质量体积比1∶0.6,反应时间为4h。
    验证实验表明,生物柴油转化率达97.3%。同时,还比较了D002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与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备
    生物柴油的效果。
  • 综述与专论
  • 综述与专论
    张学昆,张春雷,廖 星,王汉中
    2008, 30(1): 122-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1月,我国遭受了严重冰雪低温灾害,对冬油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全国受灾地区油菜
    种植户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受灾面积约占全国冬油菜面积77.8%,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
    江、上海、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在受灾区随机抽样调查10050株油菜中,未发生冻害的油菜占22%,1、2级的轻
    度和中等冻害分别占34.4%和30.7%,3、4级的严重冻害和致死冻害分别占11.9%和1%,平均冻害指数为33.9。
    冻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北纬27°左右的长江流域范围内,包括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
    部、贵州、云南北部等。根据灾后考察,主产区绝大部分油菜恢复较好,预计冻害影响将造成全国冬油菜产区单产
    比去年减产10.9%。但由于冬油菜播种总面积增加17%,四川、重庆、黄淮等未受冻害,总产仍可比去年增加4.3%
    左右。根据2008年油菜冻害防治的经验和教训,今后应大力选育和推广抗寒耐冻的新品种,并加强油菜田间种植
    管理;通过适期播种、合理施肥、中耕培土、摘薹等生产措施提早预防。
  • 综述与专论
    李培武,周海燕
    2008, 30(1): 127-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硫代葡萄糖苷是发生在白花菜目植物的一类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研究依赖于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就
    硫代葡萄糖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综述与专论
    刘金波,许艳丽
    2008, 30(1): 132-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变化和根际优势真菌变化,及大豆生育
  • 遗传育种
  • 遗传育种
    肖 娜,武玉花,肖 玲,吴 刚,卢长明
    2008, 30(1): 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启动子是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一种重要调控元件。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法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
    中分离到油菜基因NapB和FAE1的上游启动子序列pNapB和pFAE1,其中pNapB长1136bp,pFAE1长1420bp。
    两种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都含有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RY重复、G-box和E-box等,但两
    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序列分布不同。将pNapB和pFAE1两个启动子分别与报告基因GUS融合并通过农杆菌
    介导法导入烟草,得到大量转基因烟草植株。对T1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组织化学分析,比较了不同启动子的组织表
    达特异性。结果表明,两种启动子都只在种子中起作用,属于典型的种子特异性表达启动子,但是它们作用的时间
    和空间分布以及作用强度明显不同。pNapB启动子比pFAE1作用开始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在早期作用比
    pFAE1强,但pFAE1启动子在种子发育中期启动速度快,成熟种子的GUS染色深度在两种启动子间差别不大。
  • 遗传育种
    王建林,旦 巴,成海宏,方华丽,常天军,李 鹏,栾运芳
    2008, 30(1): 1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4对AFLP随机引物组合,对供试的14份西藏栽培油菜、29份野生油菜(分为白菜型和芥菜型)的
    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西藏油菜中,野生种多态性为64.22%,栽培种多态性为
    54.13%。2)野生种的遗传离散度为84.30%,遗传分化系数为4.8%,基因流Nm为14.84;栽培种的遗传离散度为
    75.44%,遗传分化系数为16.30%,基因流Nm为2.57。3)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西藏油菜分为白菜
    型油菜(Ⅰ大类群)和芥菜型油菜(Ⅱ大类群)两大类群,在每一类群中,野生油菜和栽培油菜明显地聚为不同的两
    类。这一研究结果首次发现,西藏油菜野生种的遗传多态性明显高于栽培种,野生种较栽培种具有更高的遗传离
    散度、基因流Nm值和较低的遗传分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