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遣传育种
  • 遣传育种
    刘仁建, 吴 卫 , 郑有良, 杨玉霞, 张 丽
    2006, 28(2): 109-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A - PAGE (Acid -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32个国家的53份红花材料进行
    了种子醇溶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红花材料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
    带。其中,每份材料可电泳出5~12条谱带,平均8. 5条,所有材料有1条共有带。红花种子醇溶蛋白可作为评价
    红花遗传多样性的工具之一。不同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 375~1. 000,平均值为0. 752。聚类分
    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 75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6大类,其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其中,来自
    中国的7份材料分别被聚在了3个大类中,表明中国红花种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 遣传育种
    杨立勇, 刘平武, 杨光圣
    2006, 28(2): 115-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4个甘蓝型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 Pol TCMS)的
    DH系,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Pol TCMS不育两用系
    的最佳取样时期为第一朵花开放前的4~7d;在NLN培养基中补充0. 05mg/L的细胞分裂素6 - BA可以显著提高
    出胚频率;游离小孢子首先在35℃高温条件下热激48h,然后转入到22℃恒温箱中连续暗培养效果最佳,其出胚频
    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温度组合;胚状体在8~10℃条件下低温诱导两星期,能够显著提高其再生频率。
  • 遣传育种
    杨海棠, 詹克慧 ,崔党群 , 马东波 , 赵荣艳
    2006, 28(2): 119-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1986—2004年在河南省推广的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花生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进行了
    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得到了明显的改良。2000年以后审定的品种产量水平有较大提高,比
    前期(1994年以前)和中期(1995—1999年)的品种平均增产540kg/hm2 ,增产幅度达6. 8%。近期品种单株果重、
    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单株有效果数比中期和早期极显著增加, 500g仁数极显著降低,产量性状中只有出仁率和
    500g果数变化较小。近期品种脂肪含量比早期显著提高,比中期极显著提高;近期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比中期有所
    下降,比早期品种都有极显著的提高,而且幅度较大。近期品种的株高比中期降低4. 9cm,侧枝长减少4. 33cm,总
    分枝数比前期和中期减少了2个左右,但结果枝数变化不大。生育期明显缩短,由前期的135~140d缩短到近期的
    120d左右。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改良潜力看,单株有效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单株果重的改良幅度较大,出仁
    率、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较小。
  • 遣传育种
    张 义, 牛庆杰, 孙 敏, 李慧英, 刘 壮, 于学鹏, 宋宝军
    2006, 28(2): 125-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吉林省境内采集的向日葵材料中鉴定筛选出了对列当抗感性无分离的亲本,配制了3个抗列当( P1 ) ×感列当( P2 )的组合。通过对3个组合F1、F2 和BC1 ( P2 )的列当接种鉴定,后代的表现型符合一对显性等位基因 控制的分离比率。根据抗列当的遗传规律,提出了感列当杂交种和自交系的抗性改良方法。
  • 遣传育种
    刘红艳, 赵应忠
    2006, 28(2): 129-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5个芝麻品种(品系)为材料,根据生物学意义将15个性状归纳为4个性状组,对性状和性状组基因 型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由多个农艺性状间接改良品质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 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艺性状(株高、果轴长、始蒴部位)和产量构成因子(蒴粒数、千粒重) ,而且农艺性状 与产量构成因子以正相关为主,因此可以同步改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含油量与主 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种子容重呈正相关,而与粒宽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含油量和产量可以 协调发展,同步提高,而且可以通过籽粒性状间接辅助选择高产、高含油量的芝麻新品种。
  • 品种资源
  • 品种资源
    王建林, 栾运芳, 大次卓嘎, 常天军
    2006, 28(2): 134-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西藏野生油菜资源进行了考察、整理和研究,发现西藏野生油菜资源地理分布有藏中白菜型、芥菜型 油菜分布中心和藏东白菜型油菜分布中心,其分布的区域性和规律性极为明显;分析了野生油菜的生殖生物学、生 态学特征和传播方式及濒危机制,讨论了西藏野生油菜收集与保存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西藏野生油菜资源保护 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 品种资源
    陈 洁 , 张学昆,谌 利 , 晁国红 , 李加纳
    2006, 28(2): 138-1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发芽60h,取露白种子进行密闭水淹缺氧处理12h后转入砂床继续
    发芽,未作缺氧处理的露白种子作为对照, 6d后测定发芽相关性状,根据发芽性状差异评价油菜耐湿性。结果表
    明,与对照相比,缺氧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平均相对根长为24. 7% ,平均相对茎长和鲜重分
    别为59. 7%、69. 1% ,平均相对成苗率为79. 4% ,平均相对活力指数(RV I)为0. 49。相关分析表明, RV I、电导率、相
    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鲜重等各发芽相关性状均相互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相对活力指数可以全面评
    估甘蓝型油菜在缺氧胁迫后的恢复生长能力,而电导率可以作为耐湿材料高通量早期筛选的指标。不同材料RV I
    呈正态分布,变幅为0. 04~0. 92,表明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湿性存在十分丰富的遗传差异,其中03P79 - 1、03P62
    - 5、中双8号等品系(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可以作为耐湿性资源加以利用。
  • 品种资源
    姜慧芳, 任小平 , 廖伯寿 , 傅廷栋
    2006, 28(2): 144-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23份不同类型的抗青枯病花生种质为材料,对荚果大小、种子大小、出仁率、蛋白质、含油量和脂肪
    酸等性状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抗青枯病花生资源中,高油酸种质资源较多,这些资源的荚
    果及种仁大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山嵛酸含量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是,高
    含油量资源较少,而且在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和出仁率方面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根据12个与种子品质相关性状
    信息, 123份抗青枯病资源被分成2组5亚组13个品种群,这些品种(群)与已被广为利用的骨干抗病亲本协抗青
    和台山三粒肉之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
  • 栽培生理
  • 栽培生理
    左青松, 顾芹芹, 董召娣, 冷锁虎
    2006, 28(2): 151-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不同施N条件下油菜各器官的N素含量,研究了油菜后期根、茎枝、叶片等营养器官中N素的
    输出和角果中N素的积累。其主要结果如下: (1)根、茎枝、叶片中N素积累量的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一般在
    开花期前后达最大值;角果中N素总量随角果的生长逐渐增加。增施N肥明显增加各器官的N素积累量,推迟最
    大值出现的时间。(2)根系、茎枝、叶片中的N素向外输出的比例随施N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占其最大值的20%
    ~35%、35%~65%、55%~70%。(3)角果中的N素有30%左右来自叶片中N素的再利用,受施肥量的变化影响
    较小; 35% ~10%来自茎枝的N素的再利用,随施N量的增加而减少;来自根系中N素的再利用不足5%;来自开
    花后从土壤中吸收的N素约为30% ~60% ,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
  • 栽培生理
    蔡柏岩, 葛菁萍 , 祖 伟
    2006, 28(2): 156-1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比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N、K肥
    施用量一定的基础上,设4个P处理,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不同大豆品种各器官氮素含量。结果表明,施磷对大
    豆植株及各器官氮素含量有较大影响, 3个品种不同处理全株氮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成熟期达到高峰;同一
    品种不同处理表现为适宜的磷水平有利于氮素的积累, 3个品种花期后都是P5 (每千克土施P2O5 0. 033g)处理全
    株氮素含量最高,说明适宜的施磷有利于促进氮素积累。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高蛋白品种的氮素含量多于中间型
    品种和高油品种,说明高蛋白品种需氮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油品种。植株氮素含量高表现为单株产量和蛋白质
    含量高,而脂肪含量却不是最高,氮素对脂肪形成影响较小。
  • 栽培生理
    王保成 , 孙万仓, 范惠玲 , 孟亚雄 , 马静芳 , 叶 剑 , 刘雅丽 , 邵登魁 , 燕 妮 , 朱惠霞 , 武军艳 , 曾 军 , 张亚宏
    2006, 28(2): 162-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芸芥( Eruca sativaMill)自交亲和系( SC)与自交不亲和系( SI)柱头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进行
    了测定。自交亲和系和自交不亲和系在授粉后都能引起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比较SC和
    SI的酶活性发现,在未授粉时二者SOD酶活性差异显著,而POD和CAT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异花授粉后SC
    和SI的三种酶活性表现了相似的趋势,在各个时间段上无差异;自花授粉后自交亲和系的酶活性显著高于自交不
    亲和系的酶活性。结果表明, 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与自交亲和系所具有的自交亲和基因的调控有
    关。
  • 栽培生理
    张治安, 陈展宇, 徐克章
    2006, 28(2): 166-1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a对30μmol/L和50μmol/L Cd胁迫下的大豆幼苗生理效应。结果
    表明,适量的L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所导致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速率、叶绿体
    Mg2 + - ATPase活性的降低;能有效增强或保护叶片抗氧化能力,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产生速率、组织自动
    氧化速率和H2O2 含量,防止膜透性的增加;适量的La能保持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抗坏血酸过氧
    化物酶(AsA - POD)活性的相对稳定,维持活性氧的代谢平衡。La对30μmol /L Cd胁迫的缓解能力较强,而对
    50μmol/L Cd胁迫的缓解能力较弱。La的最佳作用浓度为0. 30μmol/L,高于0. 50μmol/L的La则加剧Cd的毒害。
  • 栽培生理
    李大勇 , 王晓慧 , 张治安 , 陈展宇 , 武志海 , 徐克章 , 杨光宇
    2006, 28(2): 172-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
    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
    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苗期和结荚期较低,开花期较高,
    类型大豆的光合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型变化,但以栽培大豆日变化最为明显。
  • 栽培生理
    张俊莲, 张国斌, 王 蒂
    2006, 28(2): 176-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于蛭石中的3个向日葵品种用0% (CK) 、0. 3%和0. 9% NaCl Hoagland溶液胁迫处理, 20d和40d分别
    测定各种指标。结果表明,DK119较以色列H1和陇葵杂1号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0. 3% NaCl和短时间(20d)处理,
    向日葵的叶面积和膜透性相对值可作为评价植株耐盐性的指标,处理时间延长至40d,膜透性相对值失去对植株耐
    盐性评价的意义;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亦不能作为评价植株耐盐性指标;当NaCl浓度为0. 9%时,
    任何指标都失去评价意义。
  • 土肥植保
  • 土肥植保
    武 际 , 郭熙盛 , 李孝勇 , 王文军 , 朱宏斌
    2006, 28(2): 180-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磷、钾素含量较高的黄红壤上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
    表明:施用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45. 3%~180% ,磷肥效应起
    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磷钾肥的施用还
    油菜纯利润平均增加了1 372. 8~1 851. 1元/hm2。
  • 土肥植保
    冀瑞琴, 董彩华 , 高荣村 , 刘越英 , 刘胜毅
    2006, 28(2): 184-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甲基茉莉酸(MeJA) 、苯丙噻重氮(BTH)和草酸(OA)诱导油菜对菌核病产生的
    局部和系统抗性。结果表明, 0. 01~1. 0mmol/L BTH, 0. 1~1. 0mmol/L MeJA和0. 5~15mmol/L OA均能有效诱导
    局部和系统抗性,系统抗性比局部抗性产生晚。Trypan blue染色结果表明,在MeJA,BTH和低浓度OA诱导过的油
    菜叶片中,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菌丝变粗、弯曲。较低浓度(如0. 01mmol/L MeJA, 0. 5mmol/L OA)下虽然易
    诱导局部抗性,而系统抗性较弱, 0. 01mmol/L MeJA几乎不诱导系统抗性。高浓度(如20mmol/L以上)OA有致病
    作用。
  • 土肥植保
    靳学慧, 辛惠普, 郑 雯, 台莲梅, 张亚玲, 闫凤云
    2006, 28(2): 189-1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白浆土设计长期轮作和连作试验区,采取麦麦豆油玉豆6区轮作和麦玉豆连作, 18a内连续调查土壤
    中大豆胞囊线虫( SCN)的胞囊数量,观察轮作或连作对土壤中SCN胞囊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轮作使
    土壤中胞囊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各茬口间胞囊数量变化幅度减小,轮作12a后土壤中胞囊数量达到动态平衡;大豆
    连作的前2a土壤中胞囊数量急速增加,以后缓慢增加, 7a后有下降趋势, 14a后土壤中的胞囊数量在较高水平上趋
    于平衡;小麦或玉米连作前3a土壤中的胞囊数量呈快速下降, 4a后缓慢减少, 14a后土壤中胞囊数量极少。
  • 分析测试
  • 分析测试
    潘良文 , 田风华 , 张舒亚
    2006, 28(2): 194-1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进口抗草丁膦油菜籽中的B arnase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分别建立了抗草丁
    膦油菜籽参照样品外源B arnase基因和内标准HMG基因Ct值与模板量之间的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运用所
    建立起来的方法对14批油菜籽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
    转基因油菜籽; 草丁膦; B arnase基因; HMG基因; 定量PCR
  • 分析测试
    宋丹阳 , 李培武 , 赵永国 , 丁小霞 , 周新安(
    2006, 28(2): 199-2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脉冲核磁共振仪建立大豆含油量核磁共振法测定标准曲线,并进行408
    磁共振仪测定与国家标准索氏抽提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 = 0. 9896,标准曲线
    抽提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安全、不损伤种子且不需烘干样品等优点。在大豆品
    口贸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分析测试
    刘昌盛, 黄凤洪, 夏伏建, 王江薇, 黄沁洁
    2006, 28(2): 203-2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脱壳油茶饼粕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茶皂素的工艺过程,分别考察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乙
    醇浓度、料液比及溶液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提取时间为
    20min,乙醇浓度为80% ,料液比为1 ∶4,超声功率为800W,提取溶液温度为50℃,该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
    96. 1%。同时将超声波法与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
    间,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 分析测试
    杨晓静, 王立众, 李 和
    2006, 28(2): 207-2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气相色谱对紫苏子油中甾醇、4 - 甲基甾醇及三萜醇等不皂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分
    离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甾醇中的7种化合物,它们分别为胆甾醇(Cholesterol) 、菜油甾醇
    (Campesterol) 、豆甾醇( Stigmasterol) 、β - 谷甾醇(β - Sitosterol) 、α - 菠菜甾醇(α - Sp inasterol) 、Δ5 - 燕麦甾醇(Δ5
    - Avenasterol)和Δ7 - 豆甾烯(Δ7 - Stigmastenol) 。
  • 研究简报
  • 研究简报
    韩粉霞, 孙君明, 丁安林, 闫淑荣,杨 华
    2006, 28(2): 210-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新品种中黄3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缺失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高产、优质、
    抗花叶病毒病( SMV)的高代材料ti15176作母本,美国引进优良品种Century近等基因系、脂肪氧化酶缺失的优质
    材料Century - 2. 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未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 PAGE)技术及等电聚焦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 IEF - PAGE)技术,对杂种后代胰蛋白酶抑制剂( Ti) 、脂肪氧化酶(Lox)进行缺失检测及多年辅助选
    择育成。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蛋白质品质优异%
    缺失Ti和Lox2) 、抗病、抗倒、综合性状优良。
  • 研究简报
    周顺启 , 张代军 , 栾怀海 , 于凤瑶 , 辛秀君 , 胡国华
    2006, 28(2): 214-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3个高油大豆品种(绥农14、红丰9、东农47)为试验材料,在2003—2004不同年份探讨高油大豆品种
    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在不同年份间,脂肪含量的相对排序保持不变。油分含
    量高的品种,蛋白质含量年份间变异较小;油分含量低的品种,则变异较大。高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积累呈现出
    “高—低—高”趋势,并且种子成熟后的蛋白质含量要小于初期测量时的含量;高油大豆脂肪含量积累呈现了“低—
    高—低”趋势,并且种子成熟后的脂肪含量要高于初期测量时的含量。
  • 研究简报
    王玖林, 耿明建 , 刘武定
    2006, 28(2): 217-2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外源多胺和硼对油菜苗期生长、膜透性、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缺硼
    显著降低油菜根长、株高、根和地上部干重,增加细胞膜透性,抑制保护酶SOD和CAT活性。喷施外源腐胺和亚精
    胺可以提高油菜叶片SOD、CAT活性,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亚精胺作用效果优于腐胺,缺硼条件下比正常供硼时
    表现更明显。外源多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缺硼对油菜幼苗叶片细胞膜的伤害,维持其稳定性。
  • 研究简报
    方树民, 王正荣, 郭建铭, 陈玉森, 王文贺
    2006, 28(2): 220-2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供试19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防效经室内抑菌作用测定与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从中筛选出具良好效果
    的托布津、世高、速克灵和多硫超微多菌灵。进一步测试表明, 70%甲基托布津(浓度为2. 00g/L)和10%世高(浓
    度为1. 00g/L) ,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d连续施药2次防效较好。5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g/L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00g/L的防效分别为80. 3%和79. 3% ,明显优于其它3种参试
    药剂;与对照(CK)相比,果荚增产60. 8%和53. 9%。且世高能兼治锈病,可推广应用。
  • 综述与专论
  • 综述与专论
    刘公社, 陈中岳
    2006, 28(2): 224-2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生物柴油的概况,介绍了杂交油葵的生物学特征,生产效益,以及向日葵生物柴油的特点。在对
    向日葵生物柴油研究进行展望的同时,提出发展向日葵生物柴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综述与专论
    杨湄, 刘昌盛, 黄凤洪, 王江薇
    2006, 28(2): 228-2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秸秆快速热解液化技术及其动力学研究现状、生物油的性质与精制,提出了秸秆快速热解液化技
    术存在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目标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