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的AFLP标记鉴定

程勇,邹崇顺,李云昌,李桂英 ,郑普英,张学昆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8, Vol. 30 ›› Issue (2) : 148-151.

PDF(2805 KB)
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PDF(2805 KB)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8, Vol. 30 ›› Issue (2) : 148-151.
遗传育种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的AFLP标记鉴定

  • 程勇,邹崇顺,李云昌,李桂英 ,郑普英,张学昆 ,刘胜毅*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甘蓝型油菜双基因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统受一对显性不育基因和一对显性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不育单株的基因型为MsMsrfrf和Msmsrfrf。为了在育种过程中高效筛选后代单株基因型,本研究利用一个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合两型系70056AB(Msmsrfrf×msmsrfrf)构建的兄妹交分离群体,采用AFLP技术,在480对AFLP引物中筛选到一个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P9M14-130。利用P9M14-130引物对70056AB的88个单株进行检测,发现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间的交换率为1.1%。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 显性核不育基因 / AFLP标记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程勇,邹崇顺,李云昌,李桂英 ,郑普英,张学昆 ,刘胜毅.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的AFLP标记鉴定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30(2): 148-151
中图分类号: S565.403   

参考文献

[1]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第二版)[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干滟,曾凡亚,赵云. 杂交油菜“蜀杂6号”特异序列扩增标记(SCAR)建立及其在杂种鉴定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2001,27(6):722-728
[3]陈凤翔,胡宝成,李强生.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4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1):63-65
[4]李树林,钱玉秀,吴志华.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探讨及其应用[J]. 上海农业学报, 1985,1(2):1-12
[5]陈凤翔,胡宝成,李成.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J].作物学报,1998,24(4):431-438
[6]李佳,沈斌章,韩继祥. 一种有效提取油菜叶片总DNA的方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13(5):521-523
[7]Vos P, Hogers R, Bleeker M. AFLP: a new technique for DNA fingerprinting[J]. Nucl Acid Res, 1995,23(21): 4407-4414
[8]陆光远.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和上位抑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D]. 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3
[9]Maheswaran M, Subudhi P K, Nandi S. Polymorphism, distribution, and segregation of AFLP markers in a doubled haploid rice population[J]. Theor Appl Genet, 1997, 94: 39-4
PDF(2805 KB)

4577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