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遣传育种
  • 遣传育种
    刘梓谕,王新发,刘贵华,华玮,王汉中
    2008, 30(4): 389-396.
    在8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9对多态性好,条带清晰,重复性高的引物构建三个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系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9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区分开三个保护品系和其他138个对比品种;运用引物组合法构建3个保护品系的指纹图谱,大大提高了图谱的特异性;虽然同一品系不同单株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微弱差异,但利用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三个保护品系各自聚类在一组并与其他对比品种区分开。
  • 遣传育种
    王 政,毛 晗,董彩华,黄军艳,刘胜毅
    2008, 30(4): 397-400.
    拟南芥MPK4(AtMPK4)在病害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克隆和分析了油菜MPK4(BnMPK4)的cDNA及其氨基酸序列和诱导表达变化。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有T201E202Y203磷酸化位点和CD锚定区域,与AtMPK4的序列相似性为95%。用化学物质苯丙噻重氮、甲基茉莉酸、草酸以及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分别处理油菜品种中双9号,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BnMPK4在各诱导或处理后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苯丙噻重氮快速诱导该基因的表达,甲基茉莉酸抑制其表达;草酸和核盘菌均快速诱导该基因上调表达,并且二者的上调表达趋势相似。结果表明油菜MPK4可能在油菜菌核病防卫反应中起作用。

  • 遣传育种
    宋志荣, ,官春云, (
    2008, 30(4): 401-405.
    选择硫苷性状差异较大,而其它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相近的油菜品系967H和967L为材料,探讨了甘蓝型油菜对辐射的敏感性与硫苷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低硫苷品系比高硫苷品系对辐射敏感。967H的800Gy、1000Gy和1200Gy辐射处理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967L;967H的这三种辐射剂量处理成苗率比967L分别高9.8%、19.8%和20.1%。相同剂量的辐射处理对967L的M1和M2代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大于967H,对967L主要农艺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辐射剂量为800Gy以上,而对967H主要农艺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辐射剂量为1000Gy以上。967L辐射处理M2代植株品质指标变化幅度和突变株发生频率均大于967H。
  • 遣传育种
    姚艳梅, , 徐亮 , 胡 琼 , 杜德志
    2008, 30(4): 406-410.
    为了探明青海省主要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变异,建立准确高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本研究选取5个青海省甘蓝型油菜主栽品种,利用140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引物对其进行分子标记分析,从中筛选出26对能清晰扩增出多态性主带的引物,进一步对包括这5个品种及其中4个杂交品种的7个亲本系进行扩增后,经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和带型分析,成功构建出5个青海省甘蓝型油菜主栽品种及其中4个杂交种亲本系的指纹图谱,并鉴定出了这4个杂交种的共显性标记。这些标记不仅可用于亲本材料和杂交品种真伪的鉴别,还可为杂交种纯度的鉴定提供可靠方法,对亲本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杂交种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 遣传育种
    张 丽, ,吴 刚,武玉花 ,肖 玲 ,曹应龙,卢长明
    2008, 30(4): 411-416.
    一个物种的内源特异参照基因是该物种区别其它物种的特异性标志之一。本研究通过对GeneBank中花生基因信息的检索分析,筛选出花生几丁质酶基因chi2.2作为该物种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候选基因。通过对该基因的特定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花生产品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对16个花生品种的DNA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81bp的片段。利用相同引物分别对其他油料作物、粮食作物和蔬菜等(油菜,大豆,芝麻,向日葵,油棕,棉花,水稻,玉米,长豆角,豌豆,土豆,萝卜,辣椒,茄子,拟南芥,烟草)的DNA进行PCR扩增,均未发现特异性扩增产物。 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花生产品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物种特异性,且其灵敏度达到0.05ng基因组DNA。该方法可用于花生源成分鉴定,如确定食品中是否含有花生源成分,本研究为识别掺假使杂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效手段。


  • 遣传育种
    赵颖君 , 郑洪兵 , 李大勇 ,赵洪祥 ,张治安 ,田伟华, 孙伟博 ,杨光宇 ,陆静梅 
    2008, 30(4): 417-422.
    以吉林省1923-2005年育成的30个大豆(Glycine max)品种为材料,通过2005和2006两年田间试验对茎部性状演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23年的1197.80kg•hm-2增加到2005年的2305.545 kg•hm-2,82年来增加了1107.73kg•hm-2,平均每年增加14.60kg•hm-2;不同年代育成大豆产品种间茎部性状差异显著,植株高度降低,倒伏指数下降,茎直径明显增加,主茎分枝减少,节数增多,节间明显缩短,植株抗倒伏能力随着年代的演替明显增强,但株高不宜继续降低,应保持在80cm左右为宜;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分枝数、倒伏指数、节间长度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且株高、节数和节间长度对产量产生的直接效应较大,说明在遗传改良过程中茎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在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作为选择的依据。

  • 遣传育种
    王庆钰,孙海波,金晓飞,李景文 ,王洪预 ,田佩占..
    2008, 30(4): 423-427.
    采用6个高产品种(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各3个),从1996年到2005年进行
    了10a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10a总平均产量为2974 kg/hm2。最高产品种
    为平安8,平均产量为3189 kg/hm2;最低产品种为长农5,平均产量为2785 kg/hm2,最高比最
    低增产14.5%。吉豆3和九农21的平均产量也超过3000 kg/hm2。3个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
    较中熟品种高5.7%。以6个品种的年平均产量为依据,划分了年成:2004年为丰年, 产量为
    3790 kg/hm2;1997和2000年为灾年,产量为2260 kg/hm2;2005年为欠年,产量为2585 kg/hm2;
    其余6年为平年,产量为3140 kg/hm2。中晚熟品种较中熟品种稳产性好,变动指数平均小
    8.4%。平安8和吉豆3的稳产性最好,变动指数分别为42.9%和48.4%。从分析不同年份组合与
    10a数据评价结果的比较得出:准确评价品种稳产性的最少年限为9a。对大豆生产田单
    产低、作物品种适应性差异、品种的适应性与稳产性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 栽培生理
  • 栽培生理
    金梦阳 ,危文亮
    2008, 30(4): 428-432.
    采用7种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续随子干种子,观测射线辐射对M1种子萌发进程中植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供试材料的适宜辐射剂量进行预测。发芽势及发芽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对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45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及田间出苗率随辐射剂量加大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续随子M1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发芽整齐度及幼苗生长量上,对发芽率影响较小;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均可反应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500Gy是供试材料一个敏感剂量点;450~500Gy为辐射育种的适宜诱变剂量范围。
  • 栽培生理
    曾长立,董元火
    2008, 30(4): 433-437.
    本文研究了外源钙对盐胁迫下“禹氏三角关系” 中3个芸薹属多倍体物种(Brassica. carinata、B.juncea 和B. napus)和3个祖先二倍体物种(B. nigra、B. oleracea 和B. rapa)幼苗中叶绿素含量、MDA、SOD、 POD 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7 d后,加入外源钙,与对照相比,可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POD及CAT的活性,表明外源钙可明显降低芸薹属植物的盐胁迫效应。此外,在盐胁迫下,使用外源钙后产生的各生理效应差异主要受物种本身的影响,然后是钙处理,而物种-钙处理间的交互作用则很小。通过各物种间生理指标的比较分析后发现,多倍体复合种的耐盐性比其祖先二倍体亲本强,但在对钙的敏感程度及作用效果上,则是后者强于前者。

  • 栽培生理
    李震,杨春杰,张学昆,邹崇顺,程勇,郑普英,李桂英
    2008, 30(4): 438-442.
    以10%(w/v)PEG6000做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对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进行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鉴定,分析油菜种子发芽耐旱性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部分材料处理与对照的发芽性状有显著性差异,81个甘蓝型油菜材料的平均苗高处理比对照低36.5%,平均鲜重处理比对照低31%,成苗率降低11.1%。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耐旱性有较大遗传差异,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异幅度为19%-81%,平均活力指数为55%。相关分析表明,活力指数与胁迫下的发芽性状达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油菜种子发芽耐旱的综合指标。根据活力指数,将81个油菜资源划分为强,中,弱三个耐旱等级,并筛选到30295,30253,中双6号,30703,30296,30290,30704,中油杂9号,德油4号等一批耐旱遗传资源。

  • 栽培生理
    周楠韦冬萍,刘鹏 蔡妙珍徐根娣李志刚梁和
    2008, 30(4): 443-449.
    运用水培法研究铝毒胁迫下两种基因型油菜苗期根系的生长特征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铝毒明显抑制了两种油菜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且随着Al3+胁迫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增强,但湘杂油二号的根系生长受抑制相对较轻。两种基因型油菜根系的MDA含量、质膜透性、根系活力大小均在50 µmol/L Al3+处理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00和200 µmol/L Al3+处理使MDA含量、质膜透性迅速上升,根系活力下降,且胁迫14d的伤害程度大于胁迫7d。在胁迫7d时,两种基因型油菜根系的SOD、POD和CAT活性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当胁迫延长至14d时,二者的SOD活性增幅减少,P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Al3+胁迫促进了两种基因型油菜根系脯氨酸的积累,在7d和14d时铝毒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胁迫7d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先增加后下降,胁迫14d时两者均随着Al3+浓度增加而下降。由此可见,与浙双758比较,湘杂油二号的根系通过相对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及非酶保护物质含量来增强对铝毒的抗性。
  • 栽培生理
    孙统庆,冷锁虎, 左青松, 石剑飞,孙家刚,董召娣
    2008, 30(4): 450-454.
    通过Richards方程模拟不同N肥水平和整枝条件下油菜胚干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增施N肥明显增加中后期胚重的积累时间和积累量,从而增加了胚增重持续期和最终胚的干重;各期的平均速率都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减少。(2)同一施氮水平下主茎的胚干重均大于分枝。(3)整枝后主要缩短了中后期的时间使得各品种胚增重持续期平均提前4.56d,但各期平均速率和最终干重均明显增加;遮光后胚干重减少了2/3左右。
  • 栽培生理
    李春杰,许艳丽 ,陈海山,刘海龙,谭国忠,王臻昱
    2008, 30(4): 455-459.
    采用秋旋耕起垄、秋深松旋耕起垄、春旋耕起垄和春顶浆打垄4种土壤耕作方式,进行田间大区试验,以探讨土壤耕作方式对连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秋旋耕起垄和秋深松旋耕起垄出苗率高于春旋耕起垄和春顶浆打垄,出苗率均达85%以上,秋整地大豆生育期间干重、根瘤重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春整地,秋旋耕起垄大豆根际微生物总数最多,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春顶浆打垄。秋季整地地下害虫——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危害率比春季整地低10%左右,春顶浆打垄危害率高达34.3%。秋整地大豆的灰斑病发生程度、籽粒紫斑粒率和虫食率均低于春整地,秋整地产量较春整地增产16%以上,从本试验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黑土平原区秋整地对连作大豆效果更好。
  • 栽培生理
    周小梅 ,王自霞,乔燕祥
    2008, 30(4): 460-463.
    以郑芝4号黑芝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 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另外,老化种子内POD活性和SOD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由此认为芝麻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主要机制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与和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有关。人工老化种子生活力出现快速下降的发芽势拐点是80%,其下降的趋势又与POD活性下降非常一致,POD可作为一个检测指标显示种子活力高低及丧失的特征。
  • 栽培生理
    李 艳,马子龙,王必尊,李 杰,刘立云
    2008, 30(4): 464-468.
    本文首次根据油棕叶片在树冠轮生的规律,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进行排序,进而对不同叶序的N、P、K、Ca、Na五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作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油棕树体五种营养元素含量有所差异;(2)从整体看,第8至26叶,Ca含量上升,Na含量略微上升,而K含量则下降, N和P则没有一定的规律性;(3)成龄树K含量变化范围为0.41%~1.08%;Ca含量变化范围为0.47%~1.03%;Na含量变化范围为0.011%~0.052%;N含量变化范围为1.83%~2.30%;P含量变化范围为0.12%~0.19%。(4)本试验中第20~22叶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小,比较稳定,可为我国油棕营养诊断取样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与马来西亚第17叶采样标准有所差异。
  • 土肥植保
  • 土肥植保
    李银水,鲁剑巍,邹 娟,李小坤,黄和平,余 勇,姚忠清,彭文勇,李 彬
    2008, 30(4): 469-475.
    通过22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21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对照增收油菜籽70~1091kg/hm2,平均增产337kg/hm2,增产幅度在2.5%~68.6%之间,平均增产率为18.6%;纯利润平均为871元/hm2,产投比平均达3.91;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4.8kg/kg K2O和4.2kg/kg K2O。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钾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82.7kg K2O/hm2,推荐幅度为0~150.2kg K2O/hm2。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油菜钾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896**,n﹦20),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钾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366.28﹣62.646Ln(x)求得。
  • 土肥植保
    朱文达,何燕红,张佳,李林,胡燕(
    2008, 30(4): 476-482.
    为明确15%炔草酯WP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油菜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开沟深度、不同时期施用15%炔草酯WP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及炔草酯与其他药剂混用的效果,同时研究了该药剂对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深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在禾本科杂草处于1~2叶期时进行药剂处理,一般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炔草酯与草除灵混用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都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15%炔草酯WP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15%炔草酯WP的施用对油菜株高、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影响较大,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

  • 土肥植保
    王满囷 , 张志春 ,方小平 , 张国安 , 叶大卫
    2008, 30(4): 483-490.
    本文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受体及当地常规品种田间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昆虫、害虫和天敌的物种数及个体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与受体品种之间的差异,而与当地的常规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群落特征值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在油菜的苗期及抽薹期,均以受体品种为最高;而在油菜的花期及结荚期,除花期的群落丰富度外,则以转基因抗除草剂的品种为最高。
  • 土肥植保
    常向前,李儒海,褚世海,朱文达(
    2008, 30(4): 491-496.
    采用七级目测法定量调查了湖北省油菜主产区28个样点的杂草发生情况,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杂草群落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28个样点可以分为4个聚类群,即江汉平原鄂北旱茬油菜田、鄂东南旱茬油菜田、江汉平原稻茬油菜田和鄂东南稻茬油菜田。轮作制度与地理因素决定了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杂草群落的分布。根据综合草害指数和发生频率明确了各聚类群相应的优势杂草,并就该地区油菜田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治理策略。
  • 土肥植保
    单志慧,单连民,沙爱华,蔡淑平,吴学军,张晓娟,邱德珍,周新安@
    2008, 30(4): 497-500.
    本文研究了大豆锈菌在大豆、豌豆、绿豆、蚕豆、菜豆和豇豆叶片上的致病反应。接种后锈菌均能在上述植物的叶片上形成侵染病斑,病斑形成时间和形态因物种而异;锈菌在大豆和豌豆叶片上可形成孢子堆,豌豆叶片上的孢子堆能释放出具有交叉侵染能力的夏孢子;锈菌在绿豆上可形成具有突起的病斑,在其它豆科叶片上仅形成过敏型枯死病斑,不形成孢子堆。组织学观察表明:大豆和豌豆叶片上孢子堆周围组织布满菌丝,孢子堆中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夏孢子;其他豆科植物叶片上的病斑中仅含有一些细胞碎片,未见孢子堆和夏孢子形成。
  • 测试与加工
  • 测试与加工
    南占东, ,杨 湄,韩 伟, ,刘昌盛,黄凤洪
    2008, 30(4): 501-505.
    以油菜秸秆、脱灰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及芝麻秸秆等为原料,在小型流化床上进行了快速热解试验研究。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与灰分含量等原料品质方面,对热解产物分布以及生物油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不同,其热解产物分布有所不同,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含量高的秸秆,生物油产率较高。灰分对热解产物分布影响较大,脱除灰分有利于提高生物油的产率;脱除灰分对秸秆生物油品质有一定影响,其生物油的pH值、密度、运动粘度高于其它秸秆生物油。油菜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生物油主要品质指标基本一致。
  • 研究简报
  • 研究简报
    李润芳, 吕松, 邓瑞宁 ,程志号, 李再云, 刘焰&,#68,
    2008, 30(4): 506-510.
    荠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核型分析
  • 研究简报
    刘珊珊, 刁桂珠, 王志坤, 葛玉君,武小霞 , 高丽辉 ,田福东,李文滨
    2008, 30(4): 511-511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收集于中国、越南的850份大豆资源贮藏蛋白的亚基组成进行分析。在222份中国栽培大豆品种中检测到14粒7S球蛋白b-亚基少型种子。在黑农35、黑农38和黑农41中筛选到11S球蛋白A3–、A4–亚基缺失或减少的类型。另外,利用越南b-少型种质选育到一个‘b-少’品系。两个越南渭公河流域的野生大豆不仅具有-及-亚基的缺失变异特性,还具有根瘤成瘤性高,豆荚抗食心虫的特性,是大豆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
  • 研究简报
    景 岚,康 俊,王丽芳,马 强
    2008, 30(4): 514-517.
    为了解寡糖诱导对活性氧代谢的效应,本研究通过寡糖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测定诱导后不同时间的向日葵叶片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并且进行了活性氧的原位检测,结果显示:在寡糖诱导后一段时间活性氧O2-•产生速率、H2O2含量明显上升,O2-•在3 h 达到高峰;H2O2在3 h到6 h均处于较高水平,6 h达到最高峰。原位染色反应也显示O2-•和H2O2在3 ~6 h积累明显。说明寡糖诱导可以导致向日葵植株早期活性氧的积累。
  • 研究简报
    孙建,张艳欣,黄 波,车 卓,张秀荣
    2008, 30(4): 518-521.
    以6个芝麻品种(系)为材料,将湿害后形态及农艺性状的耐湿系数作为衡量芝麻单项耐湿能力大小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3个单项耐湿系数综合成累计贡献率为91.8%的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再利用隶属函数求出每一品种(系)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依次为:ZZM1138(0.871)>ZZM1327(0.693)>中芝13(0.508)>06XF5(0.397)>H119(0.332)>H98(0.273),综合评价值越大,其耐湿性越强。

  • 综述与专论
  • 综述与专论
    田立荣,廖伯寿,黄家权,王圣玉
    2008, 30(4): 522-528.
    在花生体内,白藜芦醇合成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限速酶。将花生或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转化到其它植物中,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白藜芦醇一般特性,对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分布、诱导因素作了相关介绍,并阐述了白藜芦醇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诱导表达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