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遗传育种
  • 遗传育种
    武玉花,曹应龙,罗军玲,邢素娜,吴 磊,李晓飞,卢长明
    2012, 34(6): 567-5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基因组步移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中克隆到了KCS6基因。甘蓝型油菜中KCS6基因有两个拷贝:BnKCS6c(与甘蓝的mRNA99%同源)和BnKCS6a(与白菜的mRNA99%同源)。这两个拷贝的编码区长度均为1 494bp,含有2个外显子,一个长1 045bp,另一个449bp。种子发育初期KCS6基因在角果皮和种子中表达量高,随着种子成熟表达量迅速降低。两个KCS6的转基因都可以在酵母中正常表达,但不能合成超长链脂肪酸,表明酵母中异源表达的KCS6蛋白没有活性,或KCS6蛋白不能以酵母的脂肪酸作为催化底物合成超长链脂肪酸。

  • 遗传育种
    陆光远,张学昆, 李桂英,程 勇, 郑普英,瞿 桢,付桂萍,邹崇顺
    2012, 34(6): 575-5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群体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具有高产、双低、抗病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为育种亲本,以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为桥梁,构建了一个随机交配轮回选择群体。针对群体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多次轮回选择,结果表明经过6轮选择后,群体的主要性状得到改良,产量增加11.3%,每轮遗传增益为1.88%;芥酸和硫苷含量每轮遗传增益达到10.12%和6.37%,改良效果明显;但菌核病的抗性改良效果不明显。经过多轮选择后群体的遗传离散度仍然较高(0.338 3~0.377 7),表明遗传多样性并没有明显下降。从不同轮次群体中选择优异单株,经系谱选择后育成了中双5号、中双6号和中双10号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广泛,表明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改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遗传育种
    柳 寒,周永明
    2012, 34(6): 582-5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PSPs*基因是编码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的抗草甘膦基因。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EPSPs*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品系甲572,获得了4株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EPSPs*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油菜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到下一代。各转基因植株中EPSPs*基因能正确表达,但不同转化株的基因表达量之间有差异。转EPSPs*油菜自交一代在稀释100倍的41%农达异丙胺盐制剂(含草甘膦3 039mg/L)喷洒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而不含转基因的对照植株在稀释200倍农达(含草甘膦1 519mg/L)之后全部死亡。

  • 遗传育种
    陈华涛,陈 新,顾和平,张红梅,袁星星,崔晓艳
    2012, 34(6): 5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到铁蛋白基因家族的13个成员,分别命名为GmFer1;1、GmFer2;1、GmFer2;2、GmFer3;1、GmFer3;2、GmFer7;1、GmFer10;1、GmFer11;1、GmFer14;1、GmFer14;2、GmFer18;1、GmFer18;2和GmFer18;3,它们之间序列相似性介于37.2%~99.1%,并且具有保守Ferritin-like domain,被聚为3个亚家族(GroupI、II和III)。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叶和种子中均表达,100μmol/L的柠檬酸铁处理后,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均受到强烈诱导,表达量显著增强。随着大豆种子的不断发育,大豆铁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早期积累,后期下降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大豆铁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 遗传育种
    张景景,穆国俊,侯名语, 陈焕英,崔顺立,刘立峰
    2012, 34(6): 5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镜检花粉各发育时期及其与花蕾、花药形态的相关性,探讨了花生基因型、液体培养基及附加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蕾纵径长为2.48~2.96mm,小孢子基本处于四分体时期;长度在3.26~4.16mm时,以单核期为主;5.38~9.9mm,为双核期。在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取材诱导率最高,达9.38%。本实验所用的六个花生品种中,四粒红的单蕾产胚数最高,达到0.1个胚/蕾 (MS培养基) 和0.05个胚/蕾(NLN培养基);在附加4mg/L2,4-D,3mg/L6-BA和0.3mg/LNAA改良的MS液体培养基上且当小孢子密度为2.5×105个/mL时,花生品种四粒红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2.5%。

  • 遗传育种
    孙亚男,仕相林,蒋洪蔚,辛大伟,刘春燕,胡国华,陈庆山
    2012, 34(6): 5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中基于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完备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对2006-2010年连续5年的百粒重QTL进行定位,并进行基因×环境互作及上位性分析。本研究定位了16个与大豆百粒重性状相关的QTL,其中有5个QTL分别与环境发生互作,互作贡献率在0.11%~0.52%之间;定位了8对上位互作位点,贡献率在1.15%~2.59%之间。

  • 遗传育种
    杨 湄,郑 畅,黄凤洪,周 琦,刘昌盛,王 会
    2012, 34(6): 604-6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50个2009/2010年度参加全国区试的油菜品系为试材,压榨取油后分别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菜籽多酚总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叶黄素、贝塔胡萝卜素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甾醇含量。结果表明,50个品系的菜籽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叶黄素、贝塔胡萝卜素含量范围分别为8.02~61.90mg/100g、260.86~685.21mg/kg、608.23~1218.51mg/100g、36.09~170.07mg/kg、2.06~4.19mg/kg,平均值分别为40.17mg/100g、476.96mg/kg、879.82mg/100g、85.40mg/kg、2.54mg/kg。各品系间主要微量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 0.01)。通过因子分析建立了油菜品系的营养品质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50个品系的营养品质分为2类。通过聚类分析和随机选取的另外8个品种样品的实测结果与评分结果,验证该模型具有可行性,用于油菜品种营养品质评价。
  • 栽培生理
  • 栽培生理
    晁 赢,李 俊,张春雷 ,马 霓,李 玲,余利平
    2012, 34(6): 613-6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盆栽的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幼苗叶片上涂抹氧化剂甲基紫精(MV),分析测定0~24h内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变化,以分析光氧化胁迫影响油菜光合速率的关键因子。结果显示,油菜受到氧化胁迫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均下降,降低幅度随着涂抹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气孔限制值(Ls)却随着氧化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组分和光合参数对氧化胁迫的敏感响应时间差异较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限制值在2h即受到显著抑制,而水分利用率的响应相对滞后,为24h。回归分析表明氧化胁迫影响油菜净光合速率的最直接光合因素是气孔限制值。
  • 栽培生理
    姜海杨,孙万仓,曾秀存,方 彦,陈姣荣,史鹏辉,赵彩霞,何 丽
    2012, 34(6): 620-6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播期下对北方旱寒区5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生长发育、根冠比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了播期对白菜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下降,播期与越冬率呈显著负相关;播期推迟7d,品种的出苗所需天数增加,出苗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4~7d,干物质积累、根冠比下降,株高、主花序长、单株角果数、千粒重、产量以及含油率均随着播期的推迟相应降低;试验表明适期早播对促进白菜型冬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越冬率,增加产量有重要作用。

  • 栽培生理
    赵长星,程 曦,王月福,王铭伦
    2012, 34(6): 627-6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复水后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遭受干旱胁迫后,花生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和荚果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增大。饱果期和苗期干旱胁迫对花生植株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苗期干旱复水后对植株生长的补偿效应大;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大,复水后对植株生长的补偿效应小。苗期干旱对荚果产量的影响最小,其次是饱果成熟期,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对荚果产量的影响大。苗期干旱胁迫对荚果产量的影响主要与有效果数降低有关,饱果成熟期干旱胁迫对荚果产量的影响主要与荚果饱满度降低有关,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胁迫对荚果产量的影响,是有效结果数少与饱满度低共同引起的结果。
  • 土肥植保
  • 土肥植保
    余常兵,谢立华,胡小加,李银水,张树杰,车 志,鲁剑巍,程雨贵,廖 星
    2012, 34(6): 633-6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油菜氮肥的轻简施用技术,包括适宜的施用方式、用量和缓释比例(即缓释氮肥用量占总氮肥用量的比例),及其在直播和移栽油菜间的差异。试验1中设不施肥、普通氮肥撒施、条施(穴施)、撒施翻盖、四次施肥、三次施肥、两次施肥、一次施肥及一次施缓释肥等处理;试验2中设一次施肥各施氮0、90、180、270和360kg/hm2共5个处理,普通氮肥和缓释氮肥两种类型;试验3中设一次性施肥各0、25%、50%、75%和100%共5种缓释比例及不施氮处理;全部试验分直播和移栽两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一次性施用缓释氮肥产量高于常规氮肥,且移栽油菜产量高于直播油菜;常规氮肥和缓释氮肥的最佳产量的施氮量,直播油菜分别是245.9kg/hm2和242.2kg/hm2,移栽油菜分别是225.0kg/hm2和239.6kg/hm2;高比例缓释氮肥更有利于直播油菜生长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直播油菜氮肥最佳缓释比例为78.8%~80.8%,移栽油菜氮肥最佳缓释比例为25.0%。试验还表明,一次性施氮条件下,条施处理或穴施处理的油菜产量最高,撒施翻盖处理次之,撒施处理效果最差;在同等施肥水平下,增加氮肥的施用次数可以提高直播油菜的产量,对移栽油菜也表现相似的结果。分析认为,不同油菜产区可以根据劳动力状况、机械化水平、经济条件和习惯种植模式等选择适宜的氮肥轻简施用技术;一次性施氮条件下,选用普通氮肥可以适度增加用量以获得传统多次施肥的产量,选用缓释氮肥用量可以适当降低;对直播油菜而言,可以施用更高比例缓释氮肥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目的。
  • 土肥植保
    刘晓伟,鲁剑巍&,#68,,李小坤,卜容燕,刘 波
    2012, 34(6): 638-6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直播密度为10万株/hm2的甘蓝型油菜华双5号田间定期取样,测定各器官钙、镁、硫的含量,同时计算养分积累量,研究大田直播冬油菜三元素吸收和分配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油菜活体的钙、镁含量在苗期最高,其后随植株的生长逐渐下降,活体硫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在蕾薹期达最大值。根、茎的钙含量随植株生长缓慢降低,镁含量在0~100d(苗期)大幅下降,100~150d(苗后期至蕾薹期)较稳定,150d(蕾薹期)后缓慢下降,硫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均在蕾薹期达最大值。绿叶、落叶的钙含量在出苗至花期较稳定,花期后迅速增加,镁含量在花期前缓慢下降,花期后快速增加,硫含量在苗期较稳定,蕾薹期后迅速增加。油菜三元素的总积累量均在角果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7.0、35.8和138.8kg/hm2,而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茎、绿叶的各中量元素积累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各养分在根、茎、绿叶中积累达最大值的时期分别为花期、角果期、蕾薹期,三元素规律一致。落叶钙、镁、硫的积累量在收获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07.4、9.7、28.0kg/hm2。每生产100kg籽粒钙、镁、硫的最大需求量分别为5.8、0.9、3.2kg。钙、镁、硫各元素苗期主要分配在绿叶中,成熟期则分别主要分配在落叶、籽粒、角壳中。
  • 土肥植保
    裴旭,杨柳青,徐 鑫,景 岚
    2012, 34(6): 645-6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自黑龙江、内蒙古东、西部、河北、陕西、宁夏、新疆向日葵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采集有典型症状的200多个病株进行病原物分离,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20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其菌落表现黑色、白色及灰白色。显微镜下观察其营养菌丝透明、有分隔,呈轮状分枝;分生孢子卵圆或椭圆形、单细胞;大多产生黑色微菌核。提取DNA并进行ITS序列分析(ITS1/ITS4),证实该120个向日葵黄萎病菌株均为轮枝孢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 测试与加工
  • 测试与加工
    田 培, 马 飞,姜 俊,甘冬生,李培武,
    2012, 34(6): 650-6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优化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油料粗蛋白含量条件,比较了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和菜籽饼粕等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8,P<0.001),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在测定样品粗蛋白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燃烧法变异系数CV小于0.6%,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更适用于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检测。

  • 测试与加工
    胡 珺.魏 芳 ,董绪燕,黄金发,马 良,吕 昕,杨 湄,江木兰,黄凤洪,李光明,陈 洪
    2012, 34(6): 655-6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富含46%花生四烯酸的微生物油脂会在低温(≤10 ℃)呈现凝固状态,为其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该微生物油脂为材料,采用表面活性剂法,优化了分提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另外,本文还对分提得到的液态油和固态油的多项理化指标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方法对液态油和固态油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分提液态油得率为57.0%,熔点降到9 ℃,碘值增加,黏度降低,而且其花生四烯酸含量有所提高,其甘油三酯的类型主要为三不饱和型甘油三酯;而固态脂的熔点升至27 ℃,碘值降低,黏度增加,花生四烯酸的含量稍有降低,且甘油三酯的主要类型为二不饱和型甘油三酯。
  • 研究简报
  • 研究简报
    张舒亚,于 翠,宋 青,于卓然,高 琴
    2012, 34(6): 661-6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大豆主要过敏蛋白P34基因为靶标,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建立食品过敏原大豆成分的检测方法。实验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mg/kg。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该方法适用于对常见食品种类的检测,但不适用于精加工油脂等精细加工产品的检测。
  • 研究简报
    刘 冲,王茂文,丁海荣,朱小梅,邢锦城,赵宝泉,刘兴华,洪立洲
    2012, 34(6): 666-6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续随子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离子分布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25mmol&#8226;L-1 NaCl胁迫时续随子幼苗的鲜重、干重和株高比对照略有下降,但不显著;随着NaCl浓度的继续增加,三指标均显著降低。(2)盐胁迫影响植物组织的离子分布,Na +浓度增加时,K+、Ca2+和Mg2+浓度均持续下降,K+/ Na+、Ca2+/ Na+、Mg2+/ Na+ 也急剧下降。(3) NaCl胁迫下,续随子幼苗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均降低。但在0~25 mmol&#8226;L-1NaCl浓度下,Fo、Fm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可见,NaCl胁迫下,续随子产生了光合作用的光抑制伤害。

  • 综述与专论
  • 综述与专论
    李金玉, 孙 石, 韩天富
    2012, 34(6): 671-6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适应性是大豆育种的目标性状之一,准确鉴定和评价大豆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是开展广适应育种的前提。大豆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光周期、温度、水分、土壤养分状况等多种生态因子的直接影响,而且受生态因子间复合及交互作用的制约,如光温互作与水肥耦合效应等。本文分别介绍了评价大豆对单一生态因子及其复合作用的鉴定方法和量化指标,并比较了几种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劣。

  • 综述与专论
    王才斌
    2012, 34(6): 678-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花生单粒精播、缓控防倒防早衰和“两肥一减”高效施氮等成熟新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技术指标、实施效果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花生机械收获“准”成熟新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上述技术可作为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提高我国花生生产水平的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