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生品种保护与登记现状分析

滕彩玲, 张凯淅, 荆若男, 周燕, 刘艳芳, 韩瑞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2) : 273-280.

PDF(3058 KB)
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PDF(3058 KB)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5, Vol. 47 ›› Issue (2) : 273-280. DOI: 10.19802/j.issn.1007-9084.2023290
综述与专论

中国花生品种保护与登记现状分析

作者信息 +

Current status of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in China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摘要

为促进花生种业的有序发展,分析我国花生品种保护与登记现状,利用品种权公告和种业大数据平台,收集、整理、校验和汇总有关材料,从年际变化、申请主体和申请省份等不同角度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共受理花生新品种保护申请684个,其中,295个品种处于品种权保护阶段,333个品种处于申请保护阶段,22个品种因不具备品种一致性、稳定性或特异性被驳回申请;116个单位或个人作为申请人提交过品种保护申请,其中,科研院所申请数量最多,平均每个单位申请品种为10个;近3年来,授权品种的审查时长在19个月左右。2017年5月-2022年12月,我国共登记花生品种1163个,其中有效登记1144个,撤销登记19个;高校登记数量最多。河南省是品种登记数量、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数量最多的省份。1163个登记品种中,有675个品种未申请品种权保护,约占58.04%。我国花生育种呈现主产省份优势,以科研院所为主要育种主体,建议充分利用花生选育优势,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花生品种保护与登记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育种人“重登记、轻保护”的倾向,建议加强新品种权保护政策宣讲工作,引导育种人提高品种保护意识;品种的真实性核查对于花生种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建议登记部门将品种真实性鉴定工作前移,优化审查监管流程;此外,品种保护和登记制度面临新形势,随着实质性派生品种(EDV)、生物育种相关制度的相继试点实施,建议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制修订相关办法和指南,以适应育种新形势。

Abstract

To promot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peanut industry,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By collection, organization, verification, and summarization data from variety rights announcements and seed industry data platform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s annual variations, applicant entities, and applicant provinces were deeply analysed. Up to Dec. 31, 2022, 684 applications for new peanut variety protection have been accepted. Of which 295 varieties were in stages of variety rights protection, 333 were in stages of application protection, and 22 were rejected due to lack of variety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or stability. 116 organizations and persons had submitted. Among them,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d the highest amount, averaging 10 varieties each. In the past 3 years, average examination duration for an authorized varieties was ~19 months. From May 2017 to December 2022, 1163 peanut varieties have been registered, with 1144 valid registrations and 19 revocatory registrations. Universities have the highest submitions. Most submition and authorized were from Henan Province. About 58.04% varieties (675 in 1163) did not applied for rights protection. Thus we believed that, peanut breeding in China has advantages in major producing provinces. We suggested to fully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operationand also, to enhance the publicity of new variety rights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also to enhance the breeders awareness of variety protection. Registr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be suggested to move forward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and to optimize review and supervision process. And, fa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Essential Derived Variety (EDV) and related biotechnology breeding, corresponding methods and guidances should be formulated promptly.

关键词

花生 / 植物品种保护(PVP) / 品种登记 / 现状分析

Key words

peanut /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PVP) / variety registration / status analysis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滕彩玲 , 张凯淅 , 荆若男 , 周燕 , 刘艳芳 , 韩瑞玺. 中国花生品种保护与登记现状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 47(2): 273-280 https://doi.org/10.19802/j.issn.1007-9084.2023290
Cai-ling TENG , Kai-xi ZHANG , Ruo-nan JING , Yan ZHOU , Yan-fang LIU , Rui-xi HAN. Current status of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 2025, 47(2): 273-280 https://doi.org/10.19802/j.issn.1007-9084.2023290
植物新品种保护(以下简称品种保护,PVP)是维护植物新品种权人合法权益、促进育种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内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改良,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和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由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弥补了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的空白状态。品种登记是指国家设立的品种登记机构依当事人申请,对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等要求的植物品种,将品种的特征特性等内容依法记载于品种登记机关并加以公告的行为。品种登记制度有利于规范育种者行为,保护育种者合法权益、维护品种市场秩序,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有效推动了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一直对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品种登记开展情况保持关注。周衍平等[1]基于植物品种权布局视角,通过对比分析2010-2020年中国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成员品种权申请授权数据,找到了中国面临的种源“卡脖子”难题,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李菊丹等[2]以品种权申请与授权相关的数据统计为基础,总结了我国农业植物品种保护的三大特点。阿布都克尤木等[3]通过对我国主要企业、农业科研单位、高校的相关调研结果及1999-2020年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数据分析,结合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邓伟等[4]统计和分析了中国水稻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讨论了中国水稻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水稻植物新品种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推动中国水稻品种的培育和品种权保护的发展。王燕等[5]对2000-2020年中国果树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研究进展和新品种保护情况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扩大果树品种保护名录范围、新型分子标记辅助提升品种测试效率、向外申请国际植物新品种权等建议。杨扬等[6]通过分析中国玉米品种保护信息,掌握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在玉米属种上的开展情况,从知识产权角度了解中国玉米种业的现状。李顺国等[7]统计了谷子品种登记和品种权保护动态,分析了中国谷子种业的发展历程、融合模式与路径选择。李荣德等[8,9]概述了油菜和向日葵品种登记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邓丽等[10]对我国2021年之前育成的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登记情况、育种单位及分布、育种途径、亲本来源及高频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等进行了梳理和热图可视化分析。
新品种保护的目的是对育种人的育种成果进行确权和保护,进而促进育种创新,品种登记是品种市场准入的前提,对某一品种是否适宜在特定区域推广应用把关,保护生产者(用种者)利益。目前,针对全国范围内花生品种保护和品种登记信息进行全面梳理统计并深入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查阅、整理花生品种保护公告和种业大数据平台相关数据,得到2000-2022年的花生品种保护和2017-2022年的花生品种登记的总体概况,并对花生品种保护和登记的年际变化、申请人主体和申请地等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分析,目的是期望从新的角度认识现状,为花生品种权保护、品种登记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助推我国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品种权保护信息:经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品种权公告板块(http://www.nybkjfzzx.cn/p_pzbh/sub_gg.aspx?n=21)收集整理。
品种登记信息: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品种登记数据查询板块(http://202.127.42.47:6010/index.aspx)收集整理。

1.2 数据处理

收集品种权保护申请、授权、事务、综合信息和更正五类公告信息,整理统一字段集合提取信息后整理为:申请、授权和事务3类原始数据表。其中事务类原始数据表,提取主要事务类型后,保留驳回、撤回、视为撤回和品种权的终止4个事务类进行统计分析。
收集品种登记数据信息,依据类型划分为有效登记和撤销登记2类原始数据表格。

1.3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 2016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
对品种保护的申请人、申请机构性质、申请国家、申请年份和繁殖材料类型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对品种的登记年份、登记地区和申请人性质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计算品种在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经初审、实审阶段后获得授权的审查时长,使用DATEDIF函数计算申请公告日与授权公告日间隔月数。
计算不同性质申请机构的品种在品种权申请、授权和品种登记的通过率平均水平,其计算公式[6]如下:
E=1ni=1nvi
(1)
式中,E为该性质申请机构的品种权申请、授权或品种登记效率;n为某性质申请机构的总数量;vi 为第i个申请机构品种权申请、授权或品种登记的品种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保护与登记概况

2.1.1 品种保护

以公告日2022年12月31日为统计截止时间。自2001年以来,我国花生品种申请品种权数量共计684个(图1),其中,获得品种权授权品种数量为303个,处于审查阶段品种数量为333个,驳回申请品种数量为22个,撤回申请品种数量为17个,视为撤回品种数量为8个。花生的品种权保护期限为15年,以2022年为时间结点,2007年以前获得品种权保护的品种,均已届满,数量为8个。驳回申请的22个品种中,其中2个不具备特异性;20个不具备一致性和稳定性。视为撤回的8个品种中,6个未按期送交符合规定要求的繁殖材料,2个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审查意见。
图1 花生品种保护和登记总体情况
注/Note: PVP: 植物新品种保护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Fig. 1 General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Full size|PPT slide

2.1.2 品种登记

以公告日2022年12月31日为统计截止时间。自2017年以来,我国花生品种登记数量为1163个(图1),其中有效登记1144个,撤销登记19个。撤销登记的19个品种均在河北省,其中18个品种归属于保定市易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撤销品种登记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申请者提供的申请文件、种子样品不实或虚假;二是由于登记品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种性严重退化,或者出现不可克服的严重缺陷等情况。

2.2 品种保护详情

2.2.1 申请详情

以申请日、公告日年份为横坐标参考,得到品种权申请年际变化情况(图2)。我国首个花生品种权申请开始于2000年,在2000-2008年进入平稳期,每年申请数量不超过10个;在2009-2016年进入稳步上升期,当年申请品种权数量(申请日)由5个增加至35个;在2017-2022年进入快速上升期,2020年申请品种权数量(申请日)达到了130个,2021年申请品种权数量(公告日)达到了191个。比较申请日与公告日的申请品种权数量发现:2020年之前申请品种权数量基本无差异,2020年花生申请品种权数量(申请日)多于申请品种权数量(公告日),而在2021年出现相反情况。原因是品种权申请后,需经初步审查合格后公告,随着品种申请数量持续上升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初步审查效率有所下降。2022年数据量仅代表申请且公告的品种。
图2 花生品种保护和登记的年际变化

Fig. 2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Full size|PPT slide

自我国开始受理花生品种权申请以来,共有116位申请人,均为国内申请人,依据申请人机构性质可将其划分为: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4个类别(图3)。其中科研院所47个,申请品种权数量475个,平均每单位申请品种权10个;企业55个,申请品种权数量149个,平均每单位申请品种权2.7个。高校7个,申请品种权数量49个,平均每单位申请品种权7个;个人7位,申请品种权数量11个,平均每人申请品种权1.5个。可以看出科研院所是花生品种权申请主体。
图3 花生品种权保护和登记的申请人情况

Fig. 3 Situation of applicants for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Full size|PPT slide

从申请人所在地区(表1)来看,申请品种权数量最多的前5个省份依次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分别为:42.54%,20.76%,11.11%,8.92%和4.09%,与我国花生主产区的分布情况相匹配。
表1 中国各省份花生品种保护和登记情况

Table 1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in provincial regions of China

省/市/自治区

Provincial regions

申请保护数量

PVP applied

占比

Ratio

授权保护数量

PVP granted

占比

Ratio

登记有效数量

Valid PVP registered

占比

Ratio

撤销登记

Revocated

2021年播种面积

Sown area in 2021 /(×103 hm2

河南

Henan

291 42.54% 115 37.95% 348 29.92% 1292.9

山东

Shandong

142 20.76% 64 21.12% 317 27.26% 631.7

广东

Guangdong

76 11.11% 33 10.89% 58 4.99% 349.7

河北

Hebei

61 8.92% 21 6.93% 106 9.11% 19 247.3

广西

Guangxi

28 4.09% 21 6.93% 50 4.30% 226.3

江苏

Jiangsu

20 2.92% 8 2.64% 31 2.67% 97.2

四川

Sichuan

17 2.49% 16 5.28% 34 2.92% 290.2

吉林

Jilin

11 1.61% 6 1.98% 57 4.90% 242.6

安徽

Anhui

10 1.46% 8 2.64% 3 0.26% 146.2

福建

Fujian

6 0.88% 3 0.99% 20 1.72% 73.7

辽宁

Liaoning

4 0.58% 1 0.33% 45 3.87% 29.7

湖北

Hubei

3 0.44% 3 0.99% 28 2.41% 332.3

江西

Jiangxi

2 0.29% 2 0.66% 5 0.43% 244.7

北京

Beijing

2 0.29% 2 0.66% 44.0

海南

Hainan

5 0.73% 6 0.52% 1.3

云南

Yunnan

3 0.44% 16 1.38% 177.2

湖南

Hunan

1 0.15% 11 0.95% 114.0

山西

Shanxi

1 0.15% 2 0.17% 5.0

浙江

Zhejiang

1 0.15% 6 0.52% 16.3

黑龙江

Heilongjiang

1 0.09% 22.8

2.2.2 授权详情

以公告日年份为横坐标,得到品种权授权年际变化情况(图2)。整体可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2003-2010年的不稳定起步阶段,该阶段授权品种数量(图2中的橙色柱子)较少且波动较大,如2006年和2009年没有品种获得授权,每年的平均品种授权数为3个;二是2011-2017年的稳步增长阶段,该阶段授权品种数量呈阶梯式上升,每年的平均品种授权数为14个;三是2018-2022年的不稳定增长阶段,该阶段授权品种数量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每年的平均品种授权数为38个,分析与2017年植物新品种权申请费、审查费、年费停征及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相关。以申请日和授权公告日的间隔月数(图2中的绿色折线)为参考,统计不同授权年份品种的审查时长发现:2003-2018年审查时长居高不下,一个品种获得授权平均审查时长在51个月左右;2019-2021年审查时长显著降低,一个品种获得授权平均审查时长在19个月左右,说明审查机构的审查效率显著提升。
在2003-2022年的授权公告中,共有63个品种权人获得花生品种权,依据性质不同将其划分为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4个类别(图3)。获得品种权授权数量具体情况为:科研院所216个,占比71.29%;企业62个,占比20.46%;高校19个,占比6.27%;个人6个,占比1.98%;从效率曲线来看,申请效率与授权效率曲线同步,科研院所效率最高,平均每单位授权品种7个;高校、企业和个人依次为5个、2个、2个。可见科研院所是花生育种创新的重要组成。
从品种权人分布地区(表1)来看,获得品种权授权数量最多的前5个省份与申请品种权数量最多省份一致,依次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分别为:37.95%,21.12%,10.89%,6.93%和6.93%,与品种权申请数量成正比。

2.3 品种登记详情

按照《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和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从2017年5月起,对花生实施品种登记制度。以品种登记年份为横坐标,得到品种登记年际变化情况(图2)。2017年为花生品种登记元年,登记品种27个;2018-2019进入登记高峰期,2年分别登记品种308个、319个,2020-2022年登记品种数量回落,3年分别登记品种204个、107个和198个。
将2017-2022年的品种登记申请主体,划分为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4个类别(图3)。其中企业单位申请者最多,112家,登记品种296个;科研单位申请者次之,75家,登记品种721个,其中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登记最多(104个);高校申请者11家,登记品种119个,其中山东农业大学品种登记最多(42个);个人申请者3位,登记品种8个。其中,高校登记效率最高,平均每家单位登记11个品种。说明企业对于品种登记的需求较高,但登记品种较少,科研院所依旧是登记品种创新研发的主力军。
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一个品种只需要在一个省份申请登记。从登记省份(表1)来看,我国长江流域以北的北方大花生区登记品种数较多,合计占总品种登记数的76.57%,其中河南、山东和河北等登记数量居前三,分别是348个、317个和106个;长江流域以南的南方小花生区,广东、广西和四川登记数量居前三,分别是58个、50个和34个。花生品种登记数量与主产省份的播种面积呈正比。可见,主产省份的研发实力雄厚,对当地的花生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此外,江西省播种面积较大(244.7千公顷)但品种登记数量较少(5个),说明江西省的花生品种育种能力较弱,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合作研发。

2.4 品种保护与登记比对分析

花生品种权保护的起步时间(2000年)早于品种登记制度的实施时间(2017年),二者在分布地区上,均表现出主产省份优势(表1)。但从申请主体数量上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品种登记的单位数量均高于品种保护,且该差异在企业主体上最为显著(图3)。说明企业更看重品种在市场上推广销售的合法性,而忽视了品种排他的独占权。从整体申请数量上来看,花生品种登记申请数量约为品种权保护申请数量的1.7倍(图1)。1163个登记品种中,有675个品种未申请品种权保护,约占58.04%(图4)。1144个登记有效的品种中,有484个品种同时申请了品种权保护,其中已授权234个,已受理250个;19个撤销登记品种中,有4个品种同时申请了品种权保护,其中已授权3个,已受理1个。品种登记有效且申请品种权保护的484个品种中,国内科研院所申请了335个,占比69.22%;企业申请104个,占比21.49%,高校机构申请40个,占比8.26%,个人申请5个,占比1.03%。可见,科研院所相较于企业、高校和个人,对品种保护和品种登记的政策把握更为精准。
图4 花生品种权保护和品种登记品种交叉比对

Fig. 4 Cross comparison of prot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peanut varieties

Full size|PPT slide

3 讨论与结论

3.1 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充分利用育种优势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良种是最具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科技贡献率中的比重中占45%以上。目前,我国花生育种水平和种植技术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7号”,解决了我国黄淮海地区小麦、花生生长期重叠,种植无法接茬的问题[11]。廖俊华等[12]统计了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通过国家登记、省级鉴定或省级备案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达248个,河南、山东和河北3个省份选育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占全国选育总品种数的84.68%。本研究数据显示:河南、山东、河北等花生主产省份品种保护和品种登记的申请数量在全国前三,与高油酸品种育成主要省份一致,说明我国花生品种选育主产省份优势明显,分析与主产省份的政策推行具有相关性。此外,本研究数据显示:科研院所为花生品种选育的重要主体,高校、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参与程度差别较大。科研院所育种积极性高涨、育成品种相对集中,也对上述地区花生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与推动作用。各省份相关机构应强化政策引领、支撑,积极鼓励各主产省份、育种主体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花生育种的多元化,满足产业需求,推动各省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2 加强宣传培训,持续提升品种保护关注度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修订与育种人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是推动育种单位开展品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推动力。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停征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收费[13]。本研究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花生品种权申请量进入快速增长期,与品种权费用停征存在一致性,说明国家政策法规导向是育种单位对品种保护积极性有所提升的原因之一。但育种家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才是提升育种单位品种保护积极性的根本驱动力。本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进行品种登记的花生品种中,约58.04%的品种未开展品种保护工作。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种子法》第九十条第六项规定,“农作物品种已审定或者登记两年以上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视为丧失新颖性”,因此部份品种可能因丧失新颖性无法开展品种权申请工作;另一方面是申请人存在明显的“重登记、轻保护”倾向,部分申请人对品种权关注度不高。品种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其本质是一种财产权,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获得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种子法》中,扩大了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扩展了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环节、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健全损害赔偿制度、完善法律责任、进一步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14]。相关审查、测试机构应加强对农业植物品种权的宣传力度,提高育种人对品种权保护效力的认知度,普及品种权申请流程、维权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定期开展知识宣讲和针对性培训工作,提升品种保护的关注度,增强品种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3.3 优化审查监管流程,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种业不断发展,育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育成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在品种登记实践中,存在着换名重复登记、侵权登记等问题,严重侵害原始育种者利益,影响种业可持续发展。品种真实性是品种的一种遗传特性,能够反映种子质量、种子与申请文件描述品种是否相符[15]。分子检测技术是目前解决品种真实性问题有效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16]。2021年以来,为落实中央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部署,深入推进“仿种子”问题治理,农业农村部依托向日葵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手段,截至2022年12月30日共撤销向日葵登记品种496个。分子检测技术为品种登记的事后监管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种子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效率,净化了种业市场。本研究中,撤销登记花生品种19个,其中18个来自于同一单位。相关登记管理部门应严格花生品种登记管理,加快花生品种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研发应用,构建花生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将品种真实性鉴定工作前移,优审查监管流程,严控品种登记关口,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3.4 完善配套制度,适应育种新形势

生物育种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育种的统称,主要包括利用细胞工程、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转基因、合成生物等技术,对动植物开展高效、精准、定向遗传改良和品种培育[17]。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对生物育种给予了认可。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与应用,可以快速拉近我国与全球先进育种水平的距离,显著提升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积极作用[18]。生物育种培育优良植物品系已成为趋势。花生高油酸性状的产生是油酸脱氢酶FAD2的两个主效同源基因ahFAD2AahFAD2B 控制[19]。Yuan等[20]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三个突变体,其中,ahFAD2B中的G451T是新的突变。在栽培种花生资源中,ahFAD2B的突变频率较于ahFAD2A 低,基因编辑诱导的ahFAD2B突变有助于开发具有多种遗传背景的高油酸系。虽然,基于基因编辑等技术的花生生物育种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关审批机构应尽快开展关于生物技术育成花生品种保护和品种登记审查、测试检测技术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配套制度研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衍平, 徐华杰, 陈会英. 中国种源 “卡脖子” 难题与破解路径: 基于植物品种权布局视角[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4): 588-596. DOI: 10.13872/j.1000-0275.2023.0056 .
2
李菊丹.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品种权申请授权数据统计为基础进行分析[J]. 知识产权201929(5): 70-82. DOI: 10.3969/j.issn.1003-0476.2019.05.007 .
3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 古丽米拉·艾克拜尔, 徐麟, 等.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回顾、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9): 1-11. DOI: 10.13304/j.nykjdb.2021.0894 .
4
邓伟, 温雯, 余子嘉, 等. 中国水稻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J]. 杂交水稻202035(4): 1-6. DOI: 10.16267/j.cnki.1005-3956.20191118.267 .
5
王燕, 田泰, 马艳, 等. 中国果树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202238(3): 849-864. DOI: 10.3969/j.issn.1000-4440.2022.03.033 .
6
杨扬, 田红丽, 易红梅, 等. 中国玉米品种保护现状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6): 1095-1107.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06.002 .
7
李顺国,刘斐,赵文庆, 等.中国谷子种业: 发展历程、融合模式与路径选择[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1): 32-43. DOI:10.13872/j.1000-0275.2022.0098 .
8
李荣德, 何平, 史梦雅, 等. 我国油菜品种登记与推广现状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45(1): 17-22. DOI: 10.19802/j.issn.1007-9084.2022106 .
9
李荣德, 李嫒嫒, 牛庆杰. 我国向日葵品种登记状况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43(3): 518-523. DOI: 10.19802/j.issn.1007-9084.2020141 .
10
邓丽, 郭敏杰, 苗建利, 等. 我国高油酸花生品种现状及可视化热图分析[J]. 种子202342(2): 150-156. DOI: 10.16590/j.cnki.1001-4705.2023.02.150 .
11
“豫花 7 号”花生新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J]. 花生科技2001(2): 6.
12
廖俊华, 何泽民, 游宇, 等. 我国高油酸花生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2336(4): 5-8. DOI: 10.3969/j.issn.1008-9578.2023.04.002 .
13
关于停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收费有关事项的公告[J]. 中国种业2017(5): 32. DOI:10.19462/j.cnki.1671-895x.2017.05.002 .
14
周樨平, 程静琪. 新《种子法》植物新品种权利保护的实施难点及应对[J]. 中国种业2023(10): 6-11, 15. DOI: 10.3969/j.issn.1671-895X.2023.10.002 .
15
付玲, 王培. 加强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的建议[J]. 中国种业2022(10): 14-18. DOI: 10.3969/j.issn.1671-895X.2022.10.003 .
16
胡晋, 王建成. 种子检验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
17
张健. 中国重要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12): 15-24. DOI: 10.13304/j.nykjdb.2022.0697 .
18
张文. 加快生物育种研发应用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12): 8-14. DOI: 10.13304/j.nykjdb.2022.0733 .
19
李柯, 赵昆昆, 宁龙龙, 等. 花生FAD2基因CRISPR/Cas9多靶点敲除载体构建[J]. 山东农业科学201951(9): 56-62, 67.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9.09.008 .
20
Yuan M Zhu J Gong L M, et al. Mutagenesis of FAD2 genes in peanut with CRISPR/Cas9 based gene editing[J]. BMC Biotechnol201919(1): 24. DOI: 10.1186/s12896-019-0516-8 .

基金

2022年“智汇云南”计划-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202303AM140011)
2022年云南省国际科技特派员(个人)认定工作(202303AK140026)
PDF(3058 KB)

522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