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遗传育种
  • 遗传育种
    汪承刚,李 丹,许李明,董彩华,黄军艳,方菊萍,刘胜毅
    2011, 33(5): 427-4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接种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后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cDNA芯片中筛选出一个新的抗性相关基因BnERF50。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产物BnERF50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ERF(乙烯相应转录因子)保守结构域,属于ERF家族成员。接种核盘菌24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被诱导显著上调。在它的超表达转基因拟南芥中,病原相关蛋白(PR)防御素基因PDF1.2和几丁质酶基因ChiB的表达量升高,对腐生营养型真菌核盘菌的抗性显著增强。
  • 遗传育种
    郝建轶,李云昌,胡 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
    2011, 33(5): 433-4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编码的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的特点,结合拟南芥PPR基因簇相似序列,扩增油菜野芥细胞质雄性不育(Nsa CMS) 基因组DNA,筛选出一对简并引物,在Nsa不育系育性恢复后的可育材料和野芥亲本中可以同时扩增出符合预期的片段。片段长度为309bp,与萝卜CMS恢复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为69%,与拟南芥1号染色体臂上PPR基因簇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0%,与含波里马(Pol)CMS恢复基因的白菜型油菜相关序列一致性达85%。该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两个相邻排列的PPR基序,可作为Nsa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候选片段。

  • 遗传育种
    孙佃臣, ,沙爱华,单志慧,周蓉,陈李淼,周新安
    2011, 33(5): 438-4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拟南芥miR398对低磷胁迫有响应。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找到大豆miR398a的靶基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GmSODC(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通过RT-PCR扩增得到GmSODC全长cDNA,采用LIC(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法将GmSODC连接到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JG045上,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SDC6。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法将GmSODC基因导入大豆品种东农50中,获得了转化GmSODC的T1代植株。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mSODC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其中1株较非转基因植株表达量明显提高。
  • 遗传育种
    邱鹏程, 张闻博, 刘春燕 蒋洪蔚李灿东范冬梅 曾庆力 蒋黎茜胡国华,陈庆山
    2011, 33(5): 444-4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利用回交群体和多位点扫描分析方法研究了逆境胁迫下的选择牵连效应,找到相应的基因组区段,并分析了这些区段对不同选择条件的响应。结果如下:随机群体标记偏分离率为34.38%(P<0.0001),相比,经耐旱、耐盐选择后标记偏分离率分别扩大到51.56%和55.88%。说明经过耐旱、耐盐选择后回交导入系群体等位基因偏分离更为严重,群体基因型结构发生变化,明确显示了选择牵连效应的存在。基于牵连效应的选择响应,根据供体等位基因导入频率在耐旱、耐盐选择群体与随机群体中的表现,经卡方分析在0.0001水平下检测到3个耐旱相关位点(Satt338、Satt640和S at_108),5个耐盐相关位点(Sat_271、Satt726、Satt640、Satt513和Sat_108)。本研究为选择牵连效应分析方法的有效应用和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 遗传育种
    弭宪杰,徐荣华,刘爱忠,吴丁, 田波
    2011, 33(5): 451-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阐明蓖麻三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RcGPDH)在蓖麻油累积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蓖麻种子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设计引物,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克隆蓖麻RcGPDH基因的全长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构建了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PYES2.1/V5-His-TOPO-RcGPDH,以载体PYES2.1/V5-His/lacZ质粒DNA为对照,转化酵母野生型菌株BY4742,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转基因酵母的生长曲线,通过香草醛法测定稳定生长期的转基因酵母的油脂含量。结果表明,转基因菌株比转空载体对照菌株生长慢,两者均在培养18h后进入平台期;两个菌株的油脂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表明RcGPDH基因对酵母油脂的累积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蓖麻种子中可能还存在另一个GPDH同源基因参与TAG的合成。
  • 遗传育种
    郝小琴,姚鹏鹤,余家安,高雷,吴子恺
    2011, 33(5): 459-4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合成的黄粒和白粒两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原始群体(C0),经过两年四轮回的混合选择改良,通过测定各轮回群体的5粒重、含油率和5粒油重三个性状,研究其选择响应。结果表明:黄、白两个群体,5粒重、含油率及5粒油重三个性状的原始群体及各轮回群体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黄、白两个群体都是在第四轮混合选择(C4)后的5粒重最高。黄色群体C4y5粒重的选择响应为0.048g,较C0y提高12.18%;白色群体C4w5粒重的选择响应为0.044g,较C0w提高10.16%。黄、白两个群体都是在第三轮回群体(C3)的含油率达到最高。黄色群体C3y含油率的选择响应为3.16%,较C0y提高11.89%;白色群体C3w含油率的选择响应为1.12%,较C0w提高4.03%。黄、白两个群体都是C4的5粒油重达到最高。黄色群体C4y5粒油重的选择响应为0.0221g,较C0y提高21.25%;白色群体C4w5粒油重的选择响应为0.0161g,较C0w提高13.39%。经过四轮的混合选择,黄、白两个群体的5粒重、含油率和5粒油重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利用混合选择对微胚乳玉米早代群体这些性状的改良是有效的。
  • 栽培生理
  • 栽培生理
    李 俊,张春雷&,#68,,赵 懿,马 霓,余利平
    2011, 33(5): 464-4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双9号、中油杂11号和华油杂14号油菜为材料,测定花后短柄叶光合速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短柄叶光合衰退与叶绿素含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短柄叶光合速率随叶片衰老而逐渐降低,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在叶片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含量逐渐上升。油菜叶片光合衰退与RuBPCase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光合速率的下降可能与油菜叶片衰老过程中N含量、叶绿素降解及蛋白质合成受抑制相关;SOD和CAT水平逐渐降低及MDA含量升高也表明,叶片衰老过程中氧自由基胁迫抑制光合作用。叶片光合作用与油菜单株产量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短柄叶光合速率,特别是短柄叶衰退的中后期光合速率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
  • 栽培生理
    涂玉琴,戴兴临
    2011, 33(5): 470-4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10年3月2日~11日低温阴雨条件下1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有效结角率、每角粒数、千粒重和种子含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开花后低温阴雨导致油菜有效结角率下降(平均为对照的72.81%),每角粒数减少(是对照的57.32%),种子千粒重稍有增加(是对照的119.79%),含油量降低(是对照的95.31%)。(2)开花时低温阴雨导致有效结角率下降(是对照的46.01%),每角粒数减少(是对照的33.11%),千粒重有所增加(是对照的114.67%),含油量降低(是对照的96.71%)。(3)开花时低温阴雨对所有供试品种的有效结角率、每角粒数影响均要大于开花后。(4)花期低温阴雨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希望98、中油821等7个品种抗耐性好。同一品种对开花期和开花后低温阴雨的抗耐性基本一致。
  • 栽培生理
    胡文河 徐仲伟 徐克章 田伟华 张治安 李大勇
    2011, 33(5): 476-4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吉林省大豆品种产量遗传改良过程中源—库关系的变化,对1923~2005年间育成的20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和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产量随着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82年来产量增长了113.1%,平均每年增长1.38%。产量的增加是源-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源—单株叶面积和叶片净光合速率82年来分别增长了27.76%和21.56%,年增长率为0.34%和0.26%;而库—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82年来分别增长了44.33%、80.1%和59.5%,平均每年增加0.54%、0.98%和0.73%;由于源库增长比例失调,使单株瘪粒荚数呈显著增加,82年来增加了314%;同时,也使单位叶面积粒数和粒重显著增加,82年来分别增长了50.86%和56.45%。本文结果说明,大豆育种工作者对大豆品种产量的遗传改良导致了源库关系的不协调变化,未来的高产大豆品种育种应注重源强度的增加,特别是单位叶面积光合能力的提高。
  • 栽培生理
    周桂生, 李 军,童 晨, 董伟伟,夏玉荣,陆建飞,封超年,
    2011, 33(5): 482-4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淄蓖5号和云蓖泰国202为试验品种,研究沿海滩涂中度盐碱地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条件下蓖麻磷吸收的特点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蓖麻苗期磷吸收百分率和吸收速率很低,蕾期显著增加,开花期达到高峰,花果期和灌浆成熟期逐渐降低。与淄蓖5号相比,云蓖泰国202在苗期吸收百分率和吸收速率较低,蕾期差异不大,开花期明显增高,灌浆成熟期仍保持着较高的磷吸收量。淄蓖5号在种植密度13 000株•hm-2、施氮量12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每生产100kg的蓖麻籽吸收磷1.23 kg。云蓖泰国202在种植密度16 000株•hm-2,施氮量120 kg•hm-2的条件下产量最高,每生产100 kg的蓖麻籽吸收磷1.10-1.13 kg。由于盐碱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较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即使施用50 kg•hm-2的P2O5仍不能满足蓖麻对磷的需要,要进一步提高蓖麻产量还需加大磷肥投入。
  • 土肥植保
  • 土肥植保
    刘晓伟,鲁剑巍 ,李小坤,徐维民,潘 琴
    2011, 33(5): 487-4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合理调整不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油菜品种的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大田试验条件下,根据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广泛种植的3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差异,以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平均值为界线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即A-高效吸收高效利用型、B-低效吸收高效利用型、C-高效吸收低效利用型和D-低效吸收低效利用型,研究4类油菜的生长性状、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特点。结果显示,A类品种在主序长、主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等农艺性状上表现很强的生长优势,B、C两类居中,D类品种最低。氮素吸收效率高的品种,其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相对越多,不同类型油菜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积累量顺序为C、A>D、B;氮素利用效率高的品种,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在籽粒中的分配相对较多,而在果壳中分配相对较少,籽粒产量以及籽粒氮素积累量顺序则为A>B、C>D。
  • 土肥植保
    杨美英,王乾钦,赵洪锟,郑淑波,董英山 
    2011, 33(5): 492-4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高蛋白野生大豆氮素积累规律,本试验选取3类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材料,在各生育期对根瘤生长特性及根瘤氮代谢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R2-R8的根瘤数呈显著正相关。V6-R2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数增加较快,整个生育期根瘤重不断增加。三种类型大豆的血红蛋白含量、单株血红蛋白总量在R2-R8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V6到R8期高蛋白野生大豆血红蛋白含量、总量都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类型大豆材料,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R2-R8期三种类型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酰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高蛋白野生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而酰脲含量却又高于其它两种类型材料,且差异性显著。这可能说明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衰老较慢、根瘤内氮代谢物含量丰富,生育后期仍具有较强的酰脲合成与运输能力是形成该类型大豆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原因之一。
  • 土肥植保
    潘以楼,朱桂梅,郭 建,肖 婷,陈宏州,杨敬辉
    2011, 33(5): 499-5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油菜菌核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53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嘧菌环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菌核净、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咪鲜胺和戊唑醇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间对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差异显著, EC50(抑制中浓度)值在0.0342~1.087 6μg/mL之间;通过EC50值相关性分析,油菜菌核病菌对嘧菌环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 测试加工
  • 测试加工
    管笛,李培武,张奇,张文,
    2011, 33(5): 503-5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抗黄曲霉毒素B1(AFB1)单克隆抗体的F(ab’)2 片断为抗原免疫兔子,得到AFB1抗独特型抗体。经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条件的优化,建立AFB1抗独特型抗体最佳竞争抑制曲线。该曲线与AFB1竞争抑制曲线相比较可知,AFB1抗独特型抗体与AFB1之间存在指数增长关系,且相关性系数R为0.999 8。以AFB1抗独特型抗体浓度与其相应的抑制率作标准曲线,ELISA法测定花生中AFB1添加回收率,范围在90.4%~100.2%之间。综上,AFB1抗独特型抗体可以作为AFB1无毒替代标准品,为黄曲霉毒素检测无毒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测试加工
    周 琦,杨 湄,黄凤洪,郑 畅,刘昌盛
    2011, 33(5): 507-5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中、低芥酸和硫甙含量菜籽为原料,微波和脱皮预处理后分别冷榨制油。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菜籽不同处理方式对基本品质并无影响,但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含量大小依次为低芥酸低硫甙菜籽>中芥酸中硫甙菜籽>高芥酸高硫甙菜籽。利用SPSS (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方差分析,探讨4种不同处理方式与3种不同原料对菜籽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双低菜籽油中α、γ维生素E和△5-燕麦甾醇影响差异显著,对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影响不显著;同一种处理方式下,不同原料对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都存在显著差异。微波处理后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且低芥酸低硫甙菜籽更适宜通过微波处理提高油的品质。
  • 研究简报
  • 研究简报
    陈 苇,李劲峰,和爱花,罗延青,赵凯琴,马 芳,俎 峰,董云松,王敬乔
    2011, 33(5): 513-5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春性早熟甘蓝型油菜花油8号、油菜品种Legency及半冬性晚熟甘蓝型油菜株系020010为亲本配制三交种;从DH群体中筛选出千粒重超过5.0g特大籽粒新种质。2007-2009年的多点试验中,5个大粒株系千粒重性状表现稳定,年度间变幅为10%~15%;与杂交种云油杂2号比较,株系DL01和DL02分别增产30.6%和20.4%。
  • 研究简报
    唐 瑶,左青松,冷锁虎,葛云龙,石剑飞
    2011, 33(5): 517-5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及其组配的30个杂交种为材料,设置N0(不施氮)和N1(150kg/hm2)两个施肥水平,研究了油菜杂交种与常规种成熟期氮素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1)杂交种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均高于其亲本,增施氮肥后差距更明显。(2)杂交种氮素积累量在低氮条件下明显高于其亲本,而在高氮条件下与亲本的差距缩小。(3)杂交种成熟期氮素分布在茎秆中的比例明显少于亲本,而分布在籽粒中的比例高于亲本。
  • 研究简报
    徐鹏飞a 姜良宇a 李文滨 张淑珍 陈维元 吴俊江 李 岑 邱丽娟 常汝镇 王金生
    2011, 33(5): 521-5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利用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分离鉴定的8个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race1、race3、race4、race5、race9、race13、race44、race54)对黑龙江省曾经大面积推广种植的4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上述8个生理小种分别有45.5%、29.5%、40.9%、43.2%、36.8%、45.5%、31.8%、72.7%表现抗性或中间类型,共产生37种反应型;通过基因推导,合丰-44,绥农-12可能含有Rps1c基因或Rps1a+Rps1c、Rps1c+Rps6、Rps1c+Rps7的基因组合;黑河-32可能含有Rps1a+Rps1d的基因组合,其它品种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表明黑龙江省存在丰富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种质资源。
    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基因推导

  • 综述与专论
  • 综述与专论
    丁小霞 ,李培武,周海燕,李 娟,白艺珍
    2011, 33(5): 527-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规范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花生主产国美国以及我国花生主要出口目的国日本和欧盟花生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花生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