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过刊目录

  • 全选
    |
    遗传育种
  • 遗传育种
    李婧婧,谢彦周,洪登峰,刘平武,何庆彪,杨光圣
    2011, 33(6): 533-5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12AB是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其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3ms3ms4ms4)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espesp)互作控制。为提高其不育系及同型临保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以9012B和T45为基本材料,构建分离群体,鉴定与esp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筛选了1 024对引物组合,鉴定出5个与esp相引相连锁的AFLP标记(L1、L2、L3、L4和L5),2个与esp相斥相连锁的AFLP标记(L6和L7)。所有标记位于esp位点的一侧,L6和L7与Esp基因共分离。其中,L1、L6和L7转化成SCAR标记SCL1、SCL2和WSCL3。在20个基因型已知的验证群体中检测,SCL1、SCL2和WSCL3的准确率分别为90%、100%和100%。结果表明三个SCAR标记可用于9012AB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遗传育种
    赵永国,肖 玲,卢长明
    2011, 33(6): 540-5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4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esynthesized rapeseed lines, RS)与4个栽培油菜(Brassica napus, BN)为亲本,按Grifings I 法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产生的56个F1组合分为人工合成种×人工合成种(RS×RS)、人工合成种与栽培油菜杂交种(NRF1)和栽培油菜×栽培油菜(BN×BN)三种类型,并系统分析NRF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对照中双10号(ZS10)相比,NRF1在株高、分枝高、分枝长、分枝数和主花序长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较高的优势。32个NR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中,有7个表现正向对照优势,占22%,其中05R1×XY15的单株产量为24.47g,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二位,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具有利用可能性。产量组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NRF1的平均单株角果数(436.96)极显著高于RS×RS(416.19)和BN×BN组合(370.89);千粒重在三种类型组合中无显著差异;每角粒数则表现为BN×BN(17.35)> NR F1(11.58)>RS×RS(8.28),说明每角粒数是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
  • 遗传育种
    李少钦,王健胜,张文学,李殿荣,郑 磊,田建华
    2011, 33(6): 545-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11个甘蓝型油菜优良亲本和F1的12个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2个产量性状存在着极显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且都存在与环境的互作;千粒重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都是最高。产量性状的平均优势表现较好,其中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角果数、角果粒数和理论产量表现好。在超亲优势方面,除株高和有效分枝部位为正向优势外,其它产量性状都表现为负向优势。亲本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差异较大,选用合适亲本可明显改善杂种后代的产量性状。
  • 遗传育种
    赵 琳,罗秋兰,高 阳,滕卫丽,李海燕,陈李淼,李文滨
    2011, 33(6): 550-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Phytozome数据库、NCBI网站,和MEGA4.0、ClustalX软件对大豆(Glycine max)基因组中RAV同源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大豆RAV基因有4个拷贝,分别分布于第1、2、10和20号染色体上;RAV蛋白含有AP2/ERF(53~108)和B3(172~286)结构域。豆科植物大豆、东方山羊豆和苜蓿RAV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大豆的RAV基因4个拷贝中,Glyma01g22260与Glyma02g11060亲缘关系最近并且与苜蓿聚为一类,GmRAV和Glyma20g32730的亲缘关系也很近,并且与东方山羊豆聚为一类。推测大豆4个RAV拷贝在进化过程中功能上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在光周期抑制开花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遗传育种
    滕卫丽,韩英鹏,李文滨
    2011, 33(6): 555-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结果表明:F1在接种后表现抗病,F2群体分离比例为3 (抗)∶1 (感),对F2衍生的F2∶3家系接种鉴定,纯合抗病家系、抗感分离家系和纯合感病家系的比率符合1∶2∶1,表明东农93-046对SMV1号株系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RSMV1)控制。并利用东农93-046(R)×Conrad(S)的正反交组合F2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正反交后代均表现为3∶1的分离比例,无细胞质效应,进一步证明了东农93-046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抗性种质。经改良的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研究发现,东农93-046抗SMV1的位点(RSMV1)位于F连锁群上,与SSR标记的连锁顺序为HSP176、Satt114、RSMV1、Satt510、Sct_033、Satt334、Satt362,连锁距离分别为6.6cM、4.3cM、RSMV1、6.6cM、5.1cM、6.3cM、17.3cM.。根据标记HSP176选择基因型纯合和杂合的抗病植株,其符合率分别达到100.0%和94.5%。
  • 遗传育种
    肖 洋,晏立英,雷 永,黄家权,廖伯寿
    2011, 33(6): 561-5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抗、感矮化病毒病的花生品种ICGV86699和远杂910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重组近交系群体(RIL),采用SSR技术和BSA分析方法,结合F6世代各个家系接种病毒后ELISA的鉴定结果,得到1个与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XY38。此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7.5cM,具有作为抗性育种辅助选择技术的潜力。
  • 栽培生理
  • 栽培生理
    张树杰,张春雷,李 玲,余利平
    2011, 33(6): 567-5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硝态氮(NO3-)和铵态氮(NH4+)不同搭配比例对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NO3-:NH4+分别为100:0(N1)、75:25(N2)、50:50(N3)、25:75(N4)和0:100(N5)。结果发现,与N1处理相比,油菜幼苗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氮(N)含量及N积累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指标均以N2处理最高,之后随着营养液中NH4+比例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而光合色素含量、铁(Fe)和锰(Mn)浓度却随营养液中NH4+的添加而显著升高,锌(Zn)浓度随NH4+的添加而显著降低。说明中双9号属于喜硝态氮的作物,在供应NO3-时搭配适量的NH4+更有利于其生长,但是当NH4+比例超过50%时,则会显著抑制其生长。
  • 栽培生理
    刘增禹,伍晓燕,杨文钰,向达兵,万 燕,雷 婷,刘卫国
    2011, 33(6): 574-5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豆”套作模式为背景,三个不同株型的玉米和三个不同熟期的大豆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和转运,以及籽粒蛋白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中,以晚熟大豆在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为最高,分别高出中、早熟品种 121.09%和165.33%,其氮素积累速率、有效荚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3.78kg/hm2/d、60.27荚、3 840.22kg/hm2和48.71 %,均显著高于中、早熟品种;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积累速率、转运量和单株有效荚数均随着玉米株型的变化(从紧凑型到平展型)而减少,紧凑型玉米下的大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2 609.10kg/hm2和1 203.83kg/hm2,显著高于其他玉米株型处理;交互作用分析表明,玉米株型与大豆熟性在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上互作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极显著相关。因此,选择紧凑型玉米与晚熟大豆品种搭配有利于提高套作大豆的产量,从而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
  • 栽培生理
    吴聚兰,周小梅,范玲娟,李君剑,张鑫鑫,张海生
    2011, 33(6): 582-5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晋豆19号大豆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40°C、100%RH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并对种子发芽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以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种子的各发芽指标均逐渐降低, 相对电导率、外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铜锌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波浪式变化,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而过氧化氢酶呈先升后降趋势。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用该老化方法评价大豆种子耐贮藏性的适宜老化时间在36~60h。在所测定的生理指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大豆种子活力快速下降相吻合,可作为敏感指标监测大豆种子的劣变状况。
  • 栽培生理
    王林海,张艳欣,黎冬华,张晓燕,吕海霞,危文亮,孙 建,张秀荣
    2011, 33(6): 588-5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湿害胁迫对发芽期芝麻的影响,将7份发芽至露白的芝麻材料分别淹水处理3h、6h、9h、12h、15h和24h,继续培养5d后对电导率、死亡率、成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成苗率、根长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畸形苗率表现先升后降;6h~12h时,成苗率和简易活力指数急剧下降,说明淹水6h~12h是芝麻发芽期湿害的敏感时间段。31份高代品系经淹水胁迫7h、9h和12h后的发芽特性表明,9h处理时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明显大,因此,淹水9h是评价芝麻发芽期耐湿性的适宜时间,相对成苗率可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依此方法对222份芝麻种质发芽期耐湿性遗传差异的评价结果显示,极不耐湿的材料70份;不耐湿的69份;中耐43份;耐湿28份;高耐湿的12份,分别为ZZM1501、ZZM2113、ZZM2147、ZZM2208、ZZM3342、ZZM3379、ZZM3410、ZZM4780、ZZM4781、09-P65、辽品芝3号、漯芝15。
  • 土肥植保
  • 土肥植保
    李小坤, ,王素萍,鲁剑巍, ,李志坚,刘 波,邹 俊
    2011, 33(6): 593-5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两点大田试验研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对油菜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可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株高、茎粗、分枝数、SPAD值和单株干物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最大增幅分别为30.1%、72.7%、162.2%、31.0%和130.1%。菜籽产量与专用肥施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合理施用专用肥显著增加菜籽产量。施肥影响菜籽产量的构成因素主要为分枝数和角果数。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显著提高油菜干物质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当施用量为1 125kg/hm2,两试验点N、P2O5和K2O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7.0%、33.5%和75.6%。菜籽的目标产量为2 700~3 000kg/hm2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为1 200~1 275kg/hm2。
  • 土肥植保
    郭景旭,张 辉,李子钦,包玉英
    2011, 33(6): 598-6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拮抗胡麻枯萎病菌的生防微生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省份胡麻根围土壤进行了细菌分离和拮抗菌筛选。根据土样中151株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ni (FOL)]对峙培养获得21株拮抗芽孢杆菌,其中XJ2-20拮抗效果最好,盆栽实验的胡麻枯萎病防效可达56.3%,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J2-20对151株镰刀菌株的抑菌率最高可达64.5%,其发酵滤液可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及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菌株XJ2-20的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硫酸铵沉淀浓度为70%,活性物质对热和胰蛋白酶敏感,最适pH为7。其最佳发酵条件为LB液体培养基(初始pH 7.2)、每300mL三角瓶装液量50~100mL,29℃培养5d。
  • 测试与加工
  • 测试与加工
    王秀嫔,李培武, ,王 琳, ,张 文, ,张 奇,甘冬生
    2011, 33(6): 603-6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内标苯并(b)屈校正,建立了正相固相净化-反相液相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方法。正相Plus Silica固相萃取柱作为净化柱,反相C18柱作为分离柱。以苯并(b)屈作为内标,测定了苯并(a)芘的校正因子。使用本方法,苯并(a)芘在液态食用油和固态食用油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3μg/kg。苯并(a)芘在不同食用油回收率在83%~108%之间,方法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7.7%和13.2%。
  • 测试与加工
    杨 湄,周 琦,刘昌盛,郑 畅,黄凤洪
    2011, 33(6): 609-6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生产上有代表性的鲁花、四粒红、大白沙3个花生品种,采用中试规模的隧道式微波炉进行干燥脱水,制备微波焙烤咸干花生产品,冷却后密封分装保存于室温(20℃)条件下,考察贮藏过程中产品主要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含量和7种典型挥发性风味物质[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6)-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2,3-二氢苯并呋喃、苯甲醛、苯乙醛]含量的变化,采用Rancimat法推算产品货架期。发现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酸价、过氧化值增加,风味物质含量降低,其突变拐点均出现在27周左右,与产品货架期一致。进一步数据分析表明,酸价、过氧化值与水分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0 1),其中酸价与水分含量的相关系数(R2值)为0.920 9,过氧化值与水分含量的R2值为0.963 9;典型相关性分析表明,风味成分含量与油脂氧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其中过氧化值与风味成分含量的关联度最大,R2值为0.993 0。原料不同,贮藏过程中微波焙烤花生品质和风味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差异,大白沙花生的酸价、过氧化值优于鲁花、四粒红,良好风味物质的总含量更高、损失速度更低,不良风味物质的含量更低、损失速度更高,与鲁花、四粒红相比,大白沙更适宜于生产微波焙烤咸干花生产品。
  • 测试与加工
    魏婷婷,崔晓芳,文 旭,王 丽
    2011, 33(6): 616-6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Amberliter XAD-16和DM130大孔树脂纯化油茶皂素的条件进行探索,比较两种树脂纯化的油茶皂素和AB-8大孔树脂纯化产品的纯度,并测定纯化产品与粗提物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应的最佳条件下,Amberliter XAD-16纯化所得的茶皂素产品纯度低,为74.5%;DM130大孔树脂处理的高,为 85.6%;AB-8大孔树脂居中,为83.5%。油茶皂素的粗提物和纯化物对供试微生物的抗菌效果一致,纯化物抑制程度略高;二者均对玉米纹枯病菌抑制效果最明显,对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腊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次之,对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变形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黑曲霉、米曲霉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茶皂素;油茶;大孔树脂;抗菌性
  • 研究简报
  • 研究简报
    薛 蕾,闫贵欣,伍晓明&,#68,,高桂珍,陈碧云,许 鲲
    2011, 33(6): 622-6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数据库中找到与拟南芥高度同源的油菜EST序列,继而通过RT-PCR和RACE等方法,成功克隆了白菜型油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基因PDS3的cDNA,命名为BrPDS3(GenBank 登记号GQ200741)。cDNA序列全长1940bp,其中包含114bp的5’前导序列和134bp的3’不翻译序列,编码区长度为1 692bp,编码63kD的蛋白。序列分析表明,BrPDS3蛋白与其他植物的PDS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在系统进化树中,BrPDS3与甘蓝亲缘关系最近。根据全长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白菜型油菜青油13号DNA中克隆得到BrPDS3基因的全长DNA,长度为3 911bp,ORF(开放阅读框)1 692bp,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
  • 研究简报
    屈淑平,常 影,秦俊芬,邢 伟,崔崇士
    2011, 33(6): 628-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籽用南瓜品种银辉一号为材料对南瓜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的南瓜种子中可检测到8种脂肪酸,按含量高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豆蔻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南瓜种子粗脂肪含量的积累模式呈现升-降-升的Z字型变化模式。在累积过程中除了C18:1和C18:3有负相关性外,其它脂肪酸相互之间显示了高度的正相关性。
  • 研究简报
    王 冰,崔日鲜,王月福
    2011, 33(6): 632-6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远红外热成像;花生;苗期;干旱;生长;光合特性;耐旱系数
  • 综述与专论
  • 综述与专论
    刘红开,康玉凡
    2011, 33(6): 637-6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芽用大豆品种的育种目标、芽用特性的遗传变异、性状改良与技术、后代选择方法、国内外芽用大豆育成品种概况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大豆种质资源芽用特性的鉴定评价与利用、芽用特性的遗传规律研究,品质育种技术综合运用等的研究方向,为芽用大豆的品种选育提供文献参考。